【兒權觀點】想知道孩子在手機上做什麼,只能諜對諜監控他嗎?
隨著3C產品越來越普及,大人孩子幾乎人手一機。作為家長,當然會擔心孩子使用網路的狀況,但孩子一旦進入網路,猶如潛入大海,使用情況和足跡難以觸摸,於是一場大人和孩子的手機諜對諜大戰一觸即發。
過去三年,沃克(Lance Walker)為了監控他11歲女兒派頓使用手機和平板的情況,開始使用手機上的家長監護功能。例如限制女兒進入一些應用程式,以防止她認識陌生網友。不過他女兒很快就找到了破解之道,她利用不同的帳號重新下載這些程式,甚至改變密碼阻止爸爸進入她的帳戶。兩人的攻防戰持續數月之久。
幫助孩子面對這些網路上的風險,已是世界趨勢。2018年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更提出「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是當代兒少必須擁有的重要技能。
「數位韌性」強調的不是把孩子阻隔在沒有手機、網路的「無菌室」中,而是要正視這些網路風險的存在,碰到問題的時候知道可以如何求助,當孩子每次曝露在這些風險的時候,都是培養他們「數位韌性」的好時機。雖然過程中可能會有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困擾、受傷難過的時候,但要相信孩子都能有復原成長的能力。
兒盟根據多年來實務經驗,並參考紐西蘭Netsafe組織的網路安全家長工具包(Online Safety Parent Toolkit),設計出《Beat Box 上網安全百寶箱》,作為家長帶領兒少討論上網安全的手冊。與其絞盡腦汁跟孩子在手機上諜對諜,不如試看看用簡單、具體的方式帶著孩子討論如何在網路上保護自己的隱私,遇到千奇百怪的網友時該如何應對,及早培養他們應對網路危機的能力。
《Beat Box 上網安全百寶箱》
https://www.cylaw.org.tw/about/advocacy/10/433
新聞連結:
親子手機監控諜對諜
https://ctee.com.tw/bookstore/world-news/579119.html
參考資料:
OECD(2018). New technologies and 21st century children--Recent trends and outcomes.
Photo by Emily Wad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