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連七降 誰來救?跨黨派立委與兒福團體籲行政院儘速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記者會
根據內政部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首見人口負成長現象,2021年每月出生數均低於死亡數,全國總人口數更較前年減少18.5 萬人;另外,2021年出生人口、結婚對數雙雙也創下歷史新低,全年新生兒僅有15萬3,820人,生育率再次跌破1,總生育率只剩0.975,台灣的生育率已連續7年下降,顯示我國少子化問題嚴峻。
兒福聯盟、兒童健康聯盟、兒科醫學會、家扶基金會、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等團體,與立院兒少權利促進會跨黨派立委王婉諭、蔣萬安、羅美玲、邱臣遠及高虹安等今(17)日共同召開記者會,體檢現行少子化政策的病因,呼籲行政院應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定期檢視少子化政策執行成效,優先回應育兒家長的需求,提供家長全方位的育兒支持。
行政院日前宣稱,執政團隊是史上最照顧育兒家庭的政府,兒福聯盟為現行的少子化政策把脈,診斷出「缺整合、缺評估、欠周延」三大病因:
【病因一】少子化政策拼裝上路 缺乏橫向整合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行政院2018年核定通過「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看似回應生育率下降的問題,但該計畫實質上仍是各部會各自為政,政策拼裝上路,缺乏部會間的橫向整合。此計畫的執行主力明顯為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但光靠這兩個部會不足以催生,勞動部、內政部、財政部等部會投入的經費與人力明顯不足,角色相對弱化。再者,行政院「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上路以來,交由各部會定期填報執行情形,並由衛福部、教育部輪流當主責機關進行業務管考,催促其他部會每季填報執行情形,似乎淪為各部會紙上作業,跨部會間缺乏積極合作。
【病因二】少子化政策缺成效評估 生育率1.4恐難達標
行政院「少子女化對策計畫」自2018年上路至今,政府挹注的經費雖逐年創新高,預算金額從2016年的150多億元,增加至2022年800多億元;反觀我國生育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從2015年起連續7年下降,看不見有止跌的跡象,行政院每年雖砸下重金,但生育率仍「跌跌不」,就政策成效來看,明顯不如預期,整體少子化政策若不深入檢討修正,行政院訂下2030年生育率回升到 1.4 的政策目標,恐遙遙無期。
【病因三】發錢不足以催生 少子化政策規劃欠周延
兒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指出,根據兒盟《2021年學齡前育兒家庭現況與需求調查》發現,對育有6歲以下幼兒的家庭來說,減輕家長育兒負擔「最有感」的政策排名,除了政府近年不斷加碼的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等措施外,上榜的政策還包括:給予賦稅優惠、增加公共化幼托服務、育兒家庭購屋優惠/租屋補助、七天有薪家庭照顧假、國教向下延伸一年等,換言之,除了經濟支持政策外,育兒家庭殷殷期盼的政策,還觸及友善育兒職場、住宅、托育、教育、賦稅等政策面向(見表1),對照行政院「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的內容,顯然上述政策規劃的廣度及投入的資源,均有不足,無法滿足育兒家長的期待。
-
力挽少子化危機 日本官方擬增設兒童家庭廳
兒盟董事長林志嘉表示,日本政府為解決少子化問題,2015年在內閣府下增設「小孩・生育本部」,但仍有部會間權責不足、整合不力的問題,導致整體育兒支持政策效果不夠鮮明。為打破行政機關間各自為政的問題,日本政府從2021年開始規劃,預計於2023年4月設立直屬於內閣總理大臣管轄的「兒童家庭廳」,改以育兒家庭的觀點出發,統合相關育兒政策。綜觀日本從2015年起,透過中央政府設立特別機關,並提高其位階,積極整合各部會資源,生育率雖有下降,近三年生育率仍維持在1.3以上(見表2),足見日本政府力抗少子化危機的做法與決心,值得台灣借鏡。
身為立院兒少權利促進會會長的立委王婉諭,點出台灣少子化的成因,高房價、高工時、高物價、低薪資,導致青年晚婚、晚生育;現代女性工作就業率比以往高,但平價托育設施不足,企業不願給予彈性工時,均不利員工兼顧家庭與工作;此外,女性仍是育兒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公共廁所裡的男廁普遍沒有設置尿布台,不利男性參與育兒。立委王婉諭表示,少子化對策由各部會各自提出,落入「頭痛醫頭、脚痛醫脚」的泥淖中,行政院應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跨部會來規劃整體少子化政策。
立委蔣萬安指出,少子化對策計畫執行至今已花費千億預算,但出生人口數還是逐年遞減,要改善台灣少子化的現象,必須全面了解國人晚婚、不生的原因,政府應加強跨部會橫向聯繫及整合溝通。蔣萬安現場分享他身為二寶爸,出門臨時要幫孩子換尿布,卻在男廁找不到尿布台的經驗,他指出北市僅9%公廁設有尿布台,其中男廁設有尿布台的比例只有3%。蔣萬安表示,除了中央應參考日本作法,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外,台灣整體育兒環境應朝向性別平等、友善家庭的方向來改善。
立委羅美玲指出,少子化引發勞動人口減少、長照等問題,有必要提出因應的解決措施,她已提出《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保險法》、《少子女化對策基本法》等法案, 呼籲中央慎重評估設置少子化專責單位,希望政府要多管齊下,打造友善育兒的職場環境,跨部會整合解決少子化系統性問題。
立委高虹安也說,提高生育率,不能只靠生育津貼、學費補助,如同兒盟的調查數據顯示,育兒家長的需求是全面性的,少子化政策應橫跨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內政部等部會,中央也應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積極整合各項育兒資源。
立委邱臣遠表示,台灣少子化問題所面臨的困境在於事權分散不集中,政府只鼓勵生育,卻沒有提出足夠的誘因,讓父母放心生、安心養,呼籲行政院參考日本成立兒童家庭廳,解決我國各部會各自為政的現象。
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行政院在少子化議題上雖有努力,但各部會仍互踢皮球且層級過低,迫切需要統合機關來專責處理。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認為,兒童並非大人的縮小版,國家應成立專責機關來回應與孩子有關的各種議題。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周大堯則表示,多年前兒童團體就曾呼籲政府應成立兒童專責機關,但中央以組織滿編、已有政院兒權小組為由推辭,台灣需要一個有固定人力編制的少子化專責機關。
-
兒福聯盟董事長暨兒童健康聯盟理事長林志嘉、兒盟執行長白麗芳、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周大堯等民間團體代表與跨黨派立委,針對少子化危機向政府提出三項訴求,呼籲政府對症下藥:
1. 行政院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部會資源要整合
參考日本成立「兒童家庭廳」做法,行政院應儘速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避免少子化政策的規劃與執行,過度集中於特定部會,藉此加強跨部會橫向整合與資源連結。
2. 少子化政策成效要評估
針對現行各項少子化政策,政府應定期進行政策成效評估,並滾動式檢討與修正。
3. 家長需求列少子化政策優先
政府應借鏡其他國家的友善育兒政策,優先回應育兒家長的需求,例如友善育兒職場、友善育兒住宅、公共托育、國教向下延伸、育兒賦稅優惠等,推出讓家長更有感的全方位少子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