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保實務反思與分享】超人.慢飛,超人.起飛
picture source: xframe
作者 何承謙
超人.慢飛
那天到幼兒園關懷小強的近況,還沒到教室就發現小強在教室外面,向老師討價還價、盧小小。老師跟我說剛才在教室裡因為小強沒辦法遵守說好的約定,坐不住、一直往前面舞台衝,影響台上的同學演出,所以在幾次提醒無效後,也依和小強先前的約定、讓小強暫離環境、有老師陪伴,並能夠在情緒穩定和確認規則後再返回教室欣賞演出。老師也告訴我小強這樣的特質亦影響著在校的認知學習累積及同儕人際關係。
而照顧者眼中的小強,個性急、不能等、沒耐心,就成親子相處的摩擦與困境,也是我進入家庭與父母工作的緣由。依我過往與其他孩子接觸的經驗,以及這幾個月來和小強的互動過程裡,我評估小強有疑似注意力集中和衝動控制的議題,當然實際的診斷還是得由專科醫師來判斷才行。因此,我心裡同時想著要能盡快安排家訪,向家長說明小強的情形,甚至就醫、必要時用藥的情境。
不過,在真正開始聯繫家長時,卻突然有個念頭:我那麼熱切迅速地想安排就醫的緣由是怎麼了?我憑什麼來決定孩子是否安排就醫和用藥?我想著那個衝動的背後,因著問題解決的黃金期、為孩子設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期待透過就醫和服藥讓孩子能夠安定,也減少孩子和家長未來在學習或人際的困擾。
然而,這些善意真符合家長現階段的需要、生活步調或是對孩子照顧的自主樣態嗎?
我也想著過往遭遇那些對就醫、服藥有所抗拒的家長們。幾次的醫院回診評估,或是所謂衛教告知服藥、吃聰明豆的好處,就要來決定那可能長達好幾年的服藥安排。我能不能夠再慢一些,從一開始就陪伴這個家長,或是這個人來理解這個事件、這個安排。因為在父母的心目中,那是他/她珍愛的孩子,我要相信他/她是知道怎樣的安排對孩子、跟對他/她來說是最好的節奏。
我那個衝衝衝的性子,讓我在工作上被認為有效率、有處理、有績效,但可以慢一些,接地氣的傾聽、陪伴和理解嗎?如同小強的父母在對待小強時也經常是以迅速的處罰、巴下去,主宰、限縮孩子的情緒調整和行為表現。我對待父母的專業霸權樣貌,同時也反映父母對待小強的模式?!這個平行的歷程,我能夠發現嗎?
當然,這個特質跟著我40多年了,我期許自己在許多時間、與人接觸時有更多的覺察與留意。而我也需要多給予小強父母於親職教養的彈性和肯定才是。
其實,我和小強、小強爸媽一樣,都在學習當個慢飛超人的路上。
超人.起飛
有天早上小強的媽媽打了好幾通電話給我,語氣感覺很急…小強媽媽說,昨天放學時幼兒園老師特別交代今晚一定要帶小強看醫生,因為孩子喉嚨一直發出聲音,請媽媽務必帶往。媽媽轉述醫生的評估,這小孩八九不離十一定有妥瑞氏症。當時的我心想,一次小診所的檢查就能斷定,這未免太神了,我心裡嘀咕著總得到大醫院確診比較正確。
果真小強媽媽接下就說,那晚回家後立刻上網查了好多資料、提出過往幼兒園老師評估小強注意力不集中、衝動控制力不佳,宜國小進行資源班的安排…等都是不對的結論。小強不需要就讀資源班。我聽見小強媽媽不想讓孩子背負特殊兒童的要求與反彈,其實我這時反而好奇媽媽的這些想法從哪裡來?我不急著反駁媽媽的說法、或權威般告知配合專業評估和安排。我先請媽媽可以在回診時,請教醫師若是妥瑞氏症,那在生活互動和學習課業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利用接下不久小強媽媽到校參加親師座談的時刻,問問小強媽媽回診的情形。媽媽才親口跟我說著她自身的經歷,從國小到國中都有被安排參加資源班課程。但因為有些課程被抽離原班至資源班上課,久而久之媽媽就變成班上的邊緣人、局外人,甚至現場哭著說國中時上鎖的個人抽屜被撬開,裡面堆滿垃圾,最可惡的是還有同學在課本裡放死蟑螂…,讓小強媽媽上課打開課本時驚嚇大哭…。這些過往的創傷,讓媽媽對學校的安排沒有信心。
那個創傷沒能被好好照顧撫慰。我回應媽媽那時候的妳一定是感到孤單又害怕,而且沒有人可以說、可以支持妳。所以,妳擔心類似的情境出現在小強身上。在這裡我想讓媽媽對創傷能辨識,能理解創傷後行為的緣由。
我跟媽媽說,幸好現在的小強有妳,有一個愛他、挺他的媽媽,這個跟過往的情境有很大的不一樣;再者,現在的老師和社工也是支持的。我讓媽媽的創傷可以被人看見、被撫慰。
我接下跟媽媽說,現在的妳有很多的勇敢,能夠穩定工作、能夠到學校參加小強的學習、能夠和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妳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了。妳可以對著那個當年的小女孩說,妳身邊有了很多關心妳的人。妳不再是孤單、無助。
接下我再請媽媽角色交換成小女孩,告訴長大的小強媽媽,我的孤單、害怕現在好多了,謝謝妳。再來,讓小女孩角色交換成小強媽媽,我說當年的小女生可以走出來好好面對挑戰,我相信妳和小強也是可以的。
上面「角色交換」[1]這個工作方法或歷程,對我來說是蠻挑戰的。我嘗試用生疏的心理劇、較多的指導語,也有著依附關係、復原力、優勢的觀點。我努力透過傾聽、回饋讓小強媽媽對過往創傷經驗和反應能有理解、辨識,並可以得到正向的撫慰。我雖然還在摸索中,但願意提出與大家分享、互相學習。
當然,在這裡讓我不斷看見的是慢飛超人現在逐漸起飛的努力和喜悅。
(作者為兒福聯盟社工)
本文上半部「超人.慢飛」,曾刊載於童心-兒福聯盟29th年刊p.45
[1] 參考書籍:Knittel, M. G., (2012)。心理劇在個別及家庭治療的應用Counseling and Drama: Psychodrama a Deux。(陳信昭、林淑華、梁俊文譯)。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