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報報】打你是因為愛你?體罰的傷害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2021.11.09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台灣位居 #兒童虐待 第一名的原因就是體罰與不當管教,去年一整年11746位施虐者就有4522名施虐的原因是「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占了將近四成(38.5%)。顯見「不打不成器」「我是為你好才處罰你」的教養觀念仍根深蒂固。
今年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年滿18歲的成年人進行「台灣民眾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及其關係性影響」調查,企圖透過分析體罰經驗與現今生活樣態,理解體罰對人的長期影響。
過往的調查結果指出,有被家長體罰經驗的人,主觀快樂感較低、自尊感較低、親子關係較差、對使用暴力的認同較高、攻擊行為也較多。本次研究亦顯示了相似的結論:
即便出發點是「愛」,體罰仍讓人感受不到愛,反而讓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未成年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頻率越高、體罰程度越嚴重的人,他們和這位照顧者目前的親子關係越差。不到五成(46.9%)的曾受體罰民眾認為容易親近主要照顧者,約四分之一(25.3%)認為要完全信任主要照顧者十分困難,甚至有15.5%的成年人常擔心主要照顧者不愛他。
體罰經驗就是創傷,成年後仍持續影響人際相處或親密關係的經營
曾受體罰的人有近四成(37.2%)覺得要完全信任別人十分困難,更有超過三成(31.4%)的人擔心別人不愛自己,這些比例相較於未被體罰的人高出許多(未被體罰者為26.3%不信任別人與24.2%擔心別人不愛自己)。
曾受體罰者有更高比例,進入親密關係的暴力複製與循環
兒時被體罰的經驗,影響成年後的關係互動模式,將「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移轉至親密關係中,成為暴力加害者或受害者。超過二成曾被體罰的人(21.6%)會有推、打伴侶的狀況,15.6%的民眾表達曾有被伴侶推、打的經驗,比例較未曾被體罰的人顯著地更高。
友善兒童並不能只是呼喊口號。所有的成年人都必須認真思考:我們是否還要延續過往的管教經驗?
既然人們都說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成為父母,那麼無論是否已有孩子,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練習不依賴體罰的教養方式、練習更傾聽孩子鼓勵孩子的相處模式,想必也還不嫌晚。
不當對待就是虐待 各方促修兒權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