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相關連結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
一般性意見書
兒少權益倡導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少法規政策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
修法行動與消息
兒少培力
兒少代表
兒盟兒少培力
聯盟工作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相關連結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
一般性意見書
兒少權益倡導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少法規政策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
修法行動與消息
兒少培力
兒少代表
兒盟兒少培力
聯盟工作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
站內搜尋
GO
兒少權益倡導
首頁
兒少權益倡導
生存權/兒少保護
文章內容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權觀點】有話好好說,莫用體罰作管教
2020.06.04
目前法規已禁止老師於校園中體罰學生,但類似事件還是時
有所聞。近來,媒體報導某國中老師被投訴在校內體罰學生
,但在調查過程中,被體罰學生的家長表示「體罰是家長同
意的」。乍聽之下似乎很合理,我們也從實務工作中聽過很
多兒少說,自己的家長曾被動或主動簽署同意書,授權他人
(如:補習班、學校老師) 體罰孩子。
兒盟在2018年的調查中也發現,13.9%的兒少家長
曾以口頭或書面授權同意其他人對兒少體罰;照理說兒少在
家外被體罰,家長應該是保護孩子、與體罰者溝通的角色,
但這樣的調查結果,顯示這種家長授權或默許體罰的情形,
讓兒少學習場域中的大人都化身成為家長體罰的代理者,也
使得了校園體罰始終無法杜絕,如此交互的默許,形成我們
社會中堅固的體罰文化。
不論家長是否委託,老師打學生就是法規所不容許的,更嚴
重侵害兒童人權;律師也提醒,老師不能因「家長同意」恣
意體罰學生,否則恐涉及《刑法》傷害罪。
體罰對兒童身心的負面影響深遠,家長及老師應避免使用體
罰做為管教方式,並可考慮以其他非暴力、正向的管教方式
與孩子進行溝通;教育當局和學校更應落實禁止體罰的規定
,以確保及落實台灣兒少免受一切暴力形式對待的權利。
新聞連結:
家長同意也不能打 律師警告老師:小心觸法
https://reurl.cc/0onrzl
兒權童話小劇場——禁止體罰
https://reurl.cc/3Dm2Lj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