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權觀點】孩子遭受校園霸凌,家長應避免指責與二次傷害
2025.04.01
台中市某國中發生霸凌事件,一名男學生聯合其他同學孤立、排擠一名女學生,還多次公開辱罵不雅詞彙,造成女學生身心受創被迫轉學、甚至出現自傷行為,近期一審判決男學生霸凌行為屬實,應賠償女學生8萬元。
依據兒盟2023年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兒少有15.1%遭遇校園霸凌(包含網路、肢體、言語、關係霸凌),等於每7位學生中就有1人被霸凌。兒盟過往服務經驗發現,校園霸凌事件很多始於微歧視,被微歧視的兒少,被霸凌比例高達34.2%,若與沒有被微歧視的兒少相比,差距更是超過五倍。
從調查中發現,有將近7成(69.3%)的兒少認為校園中微歧視的問題很嚴重,也有超過7成兒少(74.1%)表示擔心類似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更有超過9成(92.6%)兒少認為微歧視會演變成霸凌事件。進一步詢問曾被微歧視的兒少,高達6成(59%)身心受到影響,其中感到傷心佔49.5%、感到焦慮佔40.6%,更有32%兒少出現拒學念頭;微歧視的校園環境不僅可能造成霸凌事件的發生,更會對兒少造成負面的心理壓力與影響。
營造友善包容且安全的校園環境對兒少的成長至關重要,當兒少在校園中遭受到微歧視或霸凌時,如未能獲得周遭親友的即時支持,甚至被家長認為「是你有問題,否則別人幹嘛欺負你」等否定性言論,很有可能對兒少產生二次傷害而更不敢說出來,身陷孤立無援的漩渦之中。身為家長若觀察到孩子遇到校園霸凌,應先穩住自己、承接孩子情緒,站在同理的角度聆聽孩子心聲,並透過「陪伴5步驟:眼、耳、心、腦、口」,藉由觀察(眼)、傾聽(耳)、支持(心)、判斷(腦)、討論(口)的方法,陪伴孩子面對霸凌事件,一起幫孩子化解困境改變現況。
- 新聞連結
https://tw.nextapple.com/local/20250328/C5961277DB4EB399B7A3FC2BB281FB51
楊聰財/孩子被欺負不跟父母說,怕被「二次霸凌」!請不要跟孩子說「肯定是你有問題」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773114
- 延伸閱讀
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658
霸凌事件怎麼面對?一起了解遇到霸凌孩子、家長、老師可以怎麼做
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bullying
陪伴五步驟
https://antibullying.children.org.tw/act2019/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