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幼兒媽媽育兒感受及需求調查
為瞭解學齡前媽媽們的育兒狀況、感受以及種種需求,兒福聯盟於2018年2月5日至3月16日,透過Google表單,對育有3歲以下孩子的女性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期間總共回收1,638份有效問卷。
受訪者的家庭按組成型態來看,有66.6%為核心家庭,30.3%為三代家庭,1.6%為單親家庭,其他類則占1.5%。從經濟來源來看,有49.4%為雙薪家庭,18.6%為母親育嬰留職停薪(簡稱育嬰留停)中,32%為單薪家庭,其他類型有0.3%。其次在工作經驗上,絕大多數受訪者皆有工作經驗,占99.1%,未曾工作過僅占0.9%。有工作經驗的受訪者中,50.4%目前就業中,18.6%育嬰留停中,30.1%曾經工作過,但目前未就業。其三,關於孩子平時的照顧方式,自己或配偶為主要照顧者的情況最多,占46%。請親屬代為照顧次之,占26.6%。委託保母、托嬰機構、幼兒園照顧排三、四、五,分別為11.8%、11%與3.1%。
調查的重要發現如下:
- 媽媽們多覺得育兒是一件幸福但也辛苦的事,幸福度為81.6分,辛苦度則有81.8分。
- 有了孩子後,媽媽們的前五大改變是:第一,自己的時間變少了(92.2%)。其次是無時無刻掛念有關孩子的事(72.7%)。其三則是開始注意空氣汙染、食品安全、教育等,跟孩子健康成長有關的議題(65.9%)。第四是希望有更多時間在家陪孩子(52.4%)。第五是沒有時間或預算裝扮自己(50.9%)。
- 從「打造友善育兒職場」、「促進托育資訊資源轉介與育兒支持服務」、「發放育兒津貼與提供育兒的稅賦減免優惠」等三個面向,請受訪者對政府協助育兒的作為進行評分。結果各面向皆獲得不及格的分數,依序只有45.3、45.8,以及55.1分。
- 前述的評分結果反映了當前媽媽們的育兒三大困境:職場不友善育兒、育兒支持服務與福利不足、育兒經濟負擔沉重。
- 在職場不友善育兒的部分:有工作經驗的受訪者中,曾申請過育嬰留停者的比例只有48.2%,43.4%認為育嬰留停政策(假、津貼等)對其育兒沒有幫助。再者,雖然法規允許勞工最長請2年,但曾請過育嬰留停的受訪者們平均最長只請了9.4個月。主要的職場不友善狀況是:無法回復原職(37%)、影響就業競爭力(25.2%)、影響職場發展(24.4%)、工作年資中斷(22.1%)。
- 在育兒服務與福利的部分:前五大需求是平價托育(59.4%)、可以帶幼兒去的活動場所(50.6%)、充足的臨托資源(41.3%)、育嬰/親職假(25.8%)、延長產假(33.3%)。
- 在育兒經濟負擔的部分:42.9%因擔心短少收入會無法支應家庭生活開支,故未申請過育嬰留停。38.5%的女性在有了孩子後,採買時不得不變得精打細算。再者,曾委託他人照顧孩子的受訪者,絕大多數(81.2%)都覺得托育費用負擔沉重。以受訪者提供的每名孩子每月托育費用來計算,大約占2016年家戶每月可支配所得之27%。
針對上述的研究發現,兒盟提出「勞動減壓(增進職場友善)」、「育兒減壓(充沛支持服務)」、「經濟減壓(補貼經濟負擔)」等3項呼籲。
- 職場若友善,勞資能雙贏
政府可透過修改相關法規,讓各領域正值婚育年齡的受雇者(包含軍、公、教、醫、實習學生等)皆得以在工作上減壓。同時,藉由加強勞檢、呼籲或給予優惠,監督、鼓勵雇主確實落實友善育兒職場此一目標,讓育嬰留停不再可見不可及。再者,非典型就業者的育兒相關福利或權益保障,亦應受到關注並改善,不應有差別待遇。
- 服務要到位,質量不偏廢
在育兒支持服務上,首要改善方向是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以加強托育服務(保母、托嬰機構、幼兒園、臨托)的量與質。藉由擴張公托/幼來制衡私托/幼,改善勞動環境,降低師生比,落實評鑑制度,以及加強從業人員對兒虐通報的敏感與責任性等措施,讓民眾可以找到費用與品質合宜的托育服務。
其次,「能帶幼兒去的活動場所」也是這次調查發現需求較大的服務。從衛福部社家署的統計資料可發現,公辦親子館的數量不足、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高地區。因此,如何活化各地的閒置空間或結合相關館舍(譬如兒童圖書館),增加親子共遊空間的覆蓋率與服務量,是另一個政府在提升育兒相關服務時可努力的方向。
- 津貼多一點,育兒不貧窮
建議政府拉長育嬰留停津貼的發放期限以及提高額度。根據粗略試算,若發給津貼的時間從半年延長至一年,應能有效鼓勵父母把申請育嬰留停的期間從半年多拉長至一年多。此外,也應透過法規強制或增加誘因,引導父親申請育嬰留停。若父母能輪流申請至少一年的育嬰留停,相信有助於讓我們的孩子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享有優質的親子陪伴與照顧,為健康人生奠定基礎。
相關參考附件
【欲索取報告全文請參照「報告索取辦法」,版權所有,若須引用請註明出處】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18)。2018年幼兒媽媽育兒感受及需求調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