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相對論──德荷天堂,懸崖台灣
李宏文/兒福聯盟基金會政策中心主任
去年春天,我到德國、荷蘭自助旅行。大概是職業病作祟,旅途中的我,特別好奇:歐洲的家長都怎麼跟孩子相處?親職角色如何分工?身處公共場合的德國人和荷蘭人,會用什麼眼光看待育兒家庭?
我發現,在柏林的電車上、杜塞道夫老城區,常見年輕爸媽推著嬰兒車、抱著幼兒快樂出遊。即使是周間,也有許多父親不上班,騎著腳踏車,後頭拖著嬰兒拖車,穿梭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烏特勒支車站的月台上,打扮新潮的年輕爸爸,單獨牽著學齡前幼兒,一路有說有笑,準備搭車去旅行。我確定,這不是《爸爸去哪兒》節目出外景,而是一對荷蘭父子恬淡、真實的日常。
德、荷兩國的小朋友,偶爾也會在公共場合哭鬧,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是他們的爸媽不會動不動就歇斯底里的怒吼,也不會氣急敗壞的當街打小孩;同處一個車廂的乘客,或是從旁走過的路人,不會面露嫌惡的表情,也不會賞給家長和孩子無止盡的白眼,更不會正義魔人上身、大聲斥責父母:「小孩是怎麼教的?不會管小孩,你當什麼爸媽?」
以德國為例,為何家長們能夠如此從容、安心的享受育兒樂趣?早在10年前,德國政府就注意到少子化的問題,每年砸下550億歐元、折合台幣約2兆元的國家預算,投入各項鼓勵生育的政策。
在德國,雙薪家庭的家長在孩子出生後,合計可申請3年的育嬰假;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父母可領取稅後所得67%的育兒津貼,最高上限為1800歐元(折合台幣約6萬4千元);為鼓勵男性參與育兒,如果父親在孩子出生第一年休2個月的育嬰假,育兒津貼可加碼多領2個月。德國政府對18歲以下的孩子,還按月發放兒童津貼,孩子若是前兩胎,每月可獲得190歐元的津貼,第三胎每月可領196歐元,第四胎之後可月領221歐元;如果孩子在學或有特殊需求,兒童津貼甚至可領到25歲為止。
德國政府藉著育嬰假、鼓勵男性育兒、育兒津貼、兒童津貼、住宅津貼、改善育兒環境等政策多管齊下,經過10年努力,讓德國的總生育率在2015年上升至1.5,來到近30年來最高的水準。反觀台灣,2015年的總生育率只有1.175,2016年更降至1.17,2017年的新生兒出生數,只剩19.3萬人。若我們的政府認為,一年只花「百億元」的預算,就可化解比德、荷等先進國家更嚴重的少子化危機,可以預見台灣未來的生育率,恐怕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少子化已病入膏肓的台灣,不僅孩子生得少,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投資少,還少了一種「友善兒童」的社會氛圍。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帶孩子到公共場所,讓逾半數的媽媽覺得壓力很大;當孩子哭鬧,路人的異樣眼光、口出惡言,常逼得家長情緒失控。這種現象,映照出一種集體文化—台灣人對兒童仍不夠友善,對育兒家長的同理和支持也不足。
台灣人口正加速失衡,「兒童優先」理應是國家資源分配的核心原則,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彌足珍貴的公共財,值得被好好疼惜。政府、企業、NGO、社會大眾對兒童的投資與關注,正是挽救台灣國力從崖邊墜落的關鍵。希望有一天,再訪歐洲,想到孩子的生養照顧,我對故鄉的驕傲會多一點,對西方國家的歆羨會少一些。
【本文刊登於2018/02/13蘋果時報之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