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學正常化淪為口號?
在多數人的求學經驗裡,「借課」、「休息時間考試」或是「課後輔導」等經驗相信是大家國中的共同記憶。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在多元適性教育的風潮之下,借課趕課、強制要求參加輔導課、限縮技藝課程與社團活動時間等現象,是否仍存在現今的校園生活中,影響到孩童之多元受教權益並造成壓力?
根據兒福聯盟「2015年國民中學教學正常化調查報告」發現,台灣校園仍存在著三大陋習︰
一、強制參加課後輔導︰據統計,分別有42.6%與41.1%得學生表示,國中時曾經被強制要求參加平日或寒暑假課後輔導課程。
二、剝奪學生的休息時間︰
高達六成三(63.2%)的學生,曾有在休息時間進行考試的經驗。
三、挪用術科課程與社團活動︰高達八成二的學生曾有被借課的經驗;五成(50.2%)的學生表示,學校曾將社團活動時間挪做考試或改上其他國英數等課程。
「不強制」的第八節課?
四成學生曾被強迫參加課後輔導;五成學生備感壓力
上完一整天的七堂課,打球、聽聽音樂或看看課外書理應是孩子們最冀求的休閒活動;然而,多數學生放學後的生活,卻是課後輔導和晚自習。據統計,分別有42.6%與41.1%的學生表示,國中時曾被強制要求參加平日或寒暑假課後輔導課程,而其中有一半的孩子(50.3%)對於學校要求參加輔導課程而感到壓力;而強迫輔導課程的現象,進而導致六都地區學童壓力(52.9%)高出非六都地區的孩子(39.1%)許多。
新的趕不上,舊的教不完!
七成學生曾有在輔導課提前上新進度之經驗
當學校強制要求學生參加課後輔導課程變成校園的潛規則時,孩子究竟在輔導課程中學了些什麼?調查發現,高達71.7%的學生表示學校曾於輔導課程提前上新進度,年級越高,在輔導課上新進度的情況就更嚴重!七、八年級生有遇過這個情況的人數約65%,九年級生比例卻飆升至82.7%。舊的課程複習不完、新的進度又一直趕,沉重的課業壓力是揮之不去的夢靨。
消失的休息時間
六成多學生曾在休息時間考試
除了學校強制要求孩子參加輔導課程之外,利用午休、下課時間進行考試測驗同樣在國中校園層出不窮。高達63.2%的學生表示曾有利用午休、下課時間進行考試測驗的經驗,而當問到學生和家長們對於休息時間被剝奪的看法,則分別有69.5%的國中生及74.1%的國中家長皆反對休息時間進行考試。黃韻璇執行秘書進一步說明,考試或測驗或許是了解學習狀況的手段之一,其立意是良善的;但若是佔用到學生應有的休息時間而導致學生過度負荷,反而容易招致反效果。
被挪用的術科課程和社團活動
超過八成的學生術科課程被借課;五成學生社團活動被挪用
除了休息時間被剝奪,術科課程和社團活動時間被挪用似乎也是家常便飯。本次調查發現,超過八成(82%)的國中生表示曾有被借課的經驗,而被犧牲的幾乎都是術科課程。除了美術、音樂等術科課程外,社團活動亦是讓國中孩子每週引頸期盼的歡樂時光,參與社團活動課程不僅能夠結識其他校內好友,更可學習書本之外的寶貴知識;然而,數據也顯示,有近三成(29.1%)的學生表示一週社團活動時間不到兩節、更有一半(50.2%)的學生表示,學校曾將社團活動時間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