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決定,從家開始!
一、新生活適應需求:前三個月是適應的黃金期,一成二出現適應不良
八成八以上的孩子到收養家庭之後都能融入與適應,但仍有一成二的孩子(11.8%)曾出現適應不良的問題,而在有適應問題的兒童中,問題比例最高的是居家生活的適應(50%)、其次為跟父母間的適應(38.9%),另外也有一些出現學校生活的適應(27.8%)、其他親人間的適應(11.1%)及手足間的適應等問題(5.6%)。
此外適應不良也直接反應在孩子的情緒和異常行為,調查發現二成五(24.7%)的被收養兒童到收養家庭之後曾出現特殊情緒反應,其中包括「情緒起伏大」(46.9%)、「壓抑」(40.6%)或是「焦躁難安」(18.8%);除此之外也有三成六(36.1%)被收養兒童到收養家庭之後出現異常之行為反應,其中包括說謊(32.1%)、「尿床」(30.4%)、「難以服從父母管教」 (30.4%)或是「漫長啼哭」和「咬指甲」(23.2%)
些適應不良的問題大都發生在孩子剛進入收養家庭的初期,調查發現被收養兒童到收養家庭後,七成六(75.9%)在三個月內就適應,另外7.3%需要四到六個月適應,但也有4.4%要兩年以上才能適應新生活,甚至有6.6%的孩子尚未適應新生活,可見頭三個月是與孩子建立關係的重要黃金期,需要收養父母很多的時間、耐心和全家的齊心投入。
二、身世告知的需求:五成收養家庭不知道如何告知孩子他的身世
調查收養人養育孩子面臨的困擾,高達五成(49.6%)表示其困擾為「如何告知孩子他的身世」,其次有四成(40%)因為「不瞭解孩子的遺傳病史」而感到困擾,另外也有兩成四(23.7%)「擔心孩子知道自己身世」。
過往可能認為繼親收養或近親收養較不需身世告知的課程,但事實上四成四(44.4%)的親戚收養關係收養人,及五成三(53.3%)繼親收養關係的收養人仍為此相當困擾,都是收養人困擾的第一名。
另外,調查也發現透過專業團體收養的兒童有四成七(46.6%)表示兒童知道自己被收養,而透過其他管道(親友或私下)收養的兒童僅二成六(26.4%)表示知道。顯示專業團體的確在「身世告知」議題上的確幫了收養家庭許多忙。
三、支持性的福利需求:收養家庭需要額外的支持
收養家庭認為首先需要的福利服務為經濟扶助(40.2%),其次為「子女教養」上的協助(29.5%)或是遇到問題時候的諮詢輔導(27.6%)
當被收養兒童患有疾病時,近二成(19.5%)收養家庭覺得兒童的醫療照顧負擔沉重,與高於收養健康的孩子,除此之外,收養身體有狀況的孩子,在「傷病醫療補助」、「兒童個別心理諮商輔導」、「收養人成長團體」、「收養人情緒管理」、「親職教育課程」、「固定社工員協助」及「收養家庭聯誼休閒活動」等方面,都有較為強烈的需求,當我們羨慕國外的收養人比較有愛心收養有狀況的孩子的時候,似乎忽略了,我們整體環境沒有給這類家庭足夠的福利支持。
臺北市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和兒福聯盟呼籲:
一、政府來幫忙:提供收養裁定前「試行同住期間」的育嬰假
二、收養專業團體來幫忙:提供身世告知之相關教材、資源
三、臺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來幫忙:官網提供各種收養福利資訊
四、想收養,有問題?請找收養專業服務團體與收出養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