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迷思,只要有愛都是一家人!
2014.11.14
兒福聯盟社工處處長白麗芳說明推廣收出養議題的觀察和遇到的困境:在跟民眾溝通收出養的觀念時候,我們深刻感受到在台灣收出養觀念相對比較保守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台灣人比外國人沒有愛心,而是對於收出養這個議題普遍存在了一些迷思,比方說: 迷失一:孩子送到國外一定更幸福?
但事實上孩子遠離出生的地方,獨自到陌生的國度,雖然有疼愛他的家人和優渥的成長環境,但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外觀和爸媽不同,他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既不是台灣人,也不是外國人,對於自己的歸屬感到困惑。因此在國際兒童公約和國內兒童少年權益法裡,都認為保留兒童原有的文化是重要的,幫孩子找收養家庭時應以國內的收養人優先。當無法找到合適的國內收養家庭時,國際收養就成了可能的選擇。國內收養或國際收養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別,重要的是讓孩子能找到一個接納及關愛的家庭並穩定成長。
迷思二:原生父母都是不負責任的?
但我們的服務經驗中,九成以上的出養原因是經濟無法負擔、80%為家人無法提供助力、53%為未婚生子*,甚至有更多是交雜了以上的諸多原因,出養人面臨的掙扎難題,一般人往往難以想像。孩子給人收養,對出養人來說,經常不是一個可自己做決定就好的「選擇」,而是在現實困境下不得不的妥協。
迷思三:收養是不得已的選擇?
大家往往認為收養是為了解決不孕,忽略了收養人是對於家庭與愛的渴望。兒盟服務的經驗裡僅18%是想要傳宗接代而收養,但超過六成是因為喜歡小孩以及希望家庭更完整,近五成希望能為人父母。為了收養孩子,收養父母必須經歷親職課程、社工員的訪視評估、法院的判決等,還需要面對很多的不確定和漫長的等待,這些努力和付出是為了給自己和孩子彼此相伴的機會。因此,請給收養家庭支持、鼓勵和接納,因為擁有了彼此,他們有了更豐富的人生!
* 根據兒盟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全會服務中之本會收養人收養動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