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權觀點】吃糖變矮?甜食背後潛藏的兒少生長危機
在許多家庭中,糖果和零食被視為孩子表現良好的獎勵工具,然而,根據一項來自德國的研究,科學家追蹤了197位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發現當糖化血色素(HbA1c)值較高、也就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孩子,他們最終成年後的身高竟比原本預估值矮了將近3公分,甚至在最嚴重的案例中,身高少了6.4公分。這項研究發出一個重要警訊:長期的高血糖,會對孩子的身高發展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
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進一步解釋,愛吃甜食的孩子,初期可能因為胰島素分泌增加,使得「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的可用性提升,讓骨骼快速成長,表現出「頭好壯壯」的假象。但這只是暫時的——過量胰島素會加速生長板的閉合,也就是讓骨頭提早停止發育。換句話說,孩子可能在國小時期看起來高人一等,但到了成年,卻發現自己輸給了當初還比自己矮的同學。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22年的調查,有超過七成的孩子每週至少吃一次零食甜點,六成會購買含糖飲料,甚至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孩子,每天至少吃一次以上的甜食或喝含糖飲料。這樣高頻率的糖分攝取,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展,更可能引發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一連串健康問題。
甜食固然能為孩子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過量的糖分卻可能悄悄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的「長高潛力」提前被關上大門。身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在甜食與健康之間找到平衡?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減少自己攝取高糖食物的頻率;其次,建立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按時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並補充新鮮蔬果與乳製品,讓孩子在營養充足的狀態下自然成長。
-
新聞連結
狂吃甜小心長不高!早晚一杯含糖飲 如同「關閉」生長激素
https://www.knews.com.tw/news/DD8E57C52F69F361E82AC91A2D8F4BFB
孩子喝1杯半糖珍奶就可能長不高! 醫曝「隱藏陷阱」:只有一開始長得快
https://www.ttvc.com.tw/a-46744.html
-
延伸閱讀
2022 臺灣國高中生飲食習慣調查結果
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484
別讓甜食成「長高」絆腳石 醫:2時間點切勿呷甜甜
https://features.ltn.com.tw/spring/article/2025/breakingnews/4911852
兒童時期亂吃不節制 可影響未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