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權觀點】早餐吃甚麼、哪裡吃,可能與兒少心理社會行為問題有關!
最近越來越多人使用不吃早餐的輕斷食減肥,然而最新研究發現,對兒少而言,早餐吃不吃,吃甚麼,以及在哪裡吃,與他們社會心理行為問題(例如自尊、情緒問題、行為狀況等)有關。
研究人員利用西班牙國家健康調查(2017年),分析包含3,772名4-14歲兒少的早餐習慣、食用內容、食用地點及其社會心理行為健康之數據,發現不吃早餐以及在外面吃早餐的兒童,更容易出現社會心理行為問題(OR=3.29及2.06)。
作者解釋,這可能是因為不吃早餐的兒少較易營養不良,或是因沒吃早餐肚子餓,進而在其他時間食用更多高熱量卻營養密度低的不健康食物有關。此外,比起外食提供的餐點種類,在家與家人共進早餐較能吃到更多營養及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乳製品、穀類、水果等),且家庭聚餐可能促進親子感情,進而幫助孩子的情緒健康、建立好的行為規範。
過去也許多研究顯示,不吃早餐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及腦部發育,以及影響上學的注意力等狀況。若您的家庭還沒建立在家食用健康早餐的習慣,也可以從一周兩次做起,除了幫助孩子建立營養有活力的早晨,也可以避免孩子的社會心理行為問題,增加親子感情,一舉數得。
相關新聞:
孩子心理健康更好 研究:早餐「在家」吃很重要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36039
不吃早餐的兒童容易出現社會心理行為問題! 專家:這幾種早餐食物要多吃
https://bccnews.com.tw/archives/297249
衍伸閱讀:
(研究原文) Breakfast and psychosocial behavioural problems in young population: The role of status, place, and habits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ut.2022.871238/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