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成人奶粉?新生兒到宅關懷制度刻不容緩
2017.11.20
近日高雄有一名4個月大男嬰,因媽媽餵食成人健身、減肥的低脂高蛋白奶粉,每天6餐,連吃3個月,險些釀成悲劇!民眾除了責怪照顧者或是業者的行銷話術外,更應該思考台灣對於新生兒的照顧與衛教資源是否到位。
這樣的新聞絕非特例,兒盟實際服務弱勢家庭經驗發現,曾有家長為節省奶粉費用,將配方奶泡得很稀,甚至是購買價格低廉、來路不明的奶粉,看著僅用塑膠袋隨意包裝沒有任何說明的一包包奶粉,都令人對嬰幼兒的健康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即便是一般家庭,對於新手爸媽而言,從受孕開始,身分立刻升級為父母親,但是該如何照顧狀況很多的新生兒,除仰賴身邊有育兒經驗的親友外,其餘都要靠家長自行摸索,但就如同報導中的母親,其實出發點的原意是為了孩子好,卻弄巧成拙。
其實年紀愈小的嬰幼兒愈需要政府的協助,兒盟建議可仿效在美國加州推行多年的First 5,從協助父母照顧新生兒的角度切入(而非監控的角度),建立新生兒到宅訪視制度,提供定期公衛育兒指導,不僅隨時關注孕產婦的狀況,也可針對新生兒照顧提供建議與資源。更重要的是,透過專業人員的訪視,詳細了解孩子喝奶、生活照顧的狀況,相信絕對可以避免類似的事件再發生,確保每個新生兒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在台灣少子化吵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保護這些脆弱的小生命是需要更重視的議題。兒盟建議初階段政府可優先針對未確實產檢、出生體重過輕,及弱勢家庭之孕產婦與新生兒加強後續追蹤與關懷服務,我們期許更積極的孕產婦、新生兒照顧服務,從預防的觀點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孕育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夠順利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