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知道你吃下的是什麼嗎?
吃下過多鹽、糖、油脂,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問題的肇因之一。目前國內兒少除了口味重鹹,高油、高糖飲食也反應在孩子的體位上,平均每四名學童就已有一人過重或肥胖[1]。令人憂心的是,肥胖除了容易造成代謝和心血管疾病,還曾有肥胖兒童十多歲就出現氣喘和憂鬱症等問題。[2]兒盟公布最新「2016年兒少飲食與食育現況報告」,抽絲剝繭出當前兒少飲食的三大問題:
1.飲食習慣不良
每四名就有一名兒少(25.2%)周周吃「不適合兒童長期吃的食物」,其中包括高鈉、高脂肪的「零食餅乾」有過半(58.4%)孩子每週吃一次以上,二成九(29.3%)孩子每週還吃好幾次,空有熱量卻無營養價值,長期食用對孩子發育有害無益;食用「含糖飲料」的比例更是高得嚇人!近七成(68.0%)的孩子每週喝一次以上,每週喝好幾次的比例也高達四成四(44.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早餐中吃的熱狗、培根等加工醃製肉品,這類食品在201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但據統計,仍有超過三分之一(34.6%)孩子每週吃一次以上,甚至有一成一(11.3%)孩子則每週吃好幾次。
2.飲食認知錯誤,影響孩子選擇食物的能力
這次調查中就發現有三成五(35.0%)兒少認不出常見的生鮮蔬菜,哪個是「青江菜、四季豆、花椰菜」,孩子可要想了好久才勉強答對。當問起哪些是加工食品,對孩子來說更像是個難解的數學題,有四成一(40.5%)兒少就無法正確分辨出加工食品與原形食品的不同,尤其是黑輪、魚板、雞塊等食品最讓孩子難以辨別。當孩子對「食品」和「食物」傻傻分不清楚,就無法把關自己吃下肚的東西,長久以往更可能「病從口入」,影響成長與發育。
孩子對入口的食物不了解,對外包裝的營養標示同樣也是「霧煞煞」,在實際測試下,有一半以上(53.6%)的孩子,看不懂產品外包裝上成分含量的多寡;也有六成七(66.6%)孩子被分裝的熱量標示誤導,看不出真正的熱量是多少。
3.飲食教育不足
本次調查以家庭食育和親子間的互動為出發點,希望瞭解孩子是否有認識食物、食物營養價值以及烹煮食物的相關經驗。結果發現,六成多(66.1%)的孩子表示家長很少或從未帶他們去買菜、認識食材;近半數孩子也表示家長很少或從未跟他們說食物的營養價值(47.7%),或是提醒買東西時要注意外包裝的標示與成分(44.1%),顯示孩子生活中的飲食教育其實並不足夠。
*缺乏食育的孩子,不良飲食習慣、錯誤飲食認知的比例也高!
缺乏食育的孩子,有不良飲食習慣的比例較高、有錯誤飲食認知的比例也比較高。從「飲食習慣」來看,當孩子缺乏來自家庭的飲食教育時,他們有近三成(27.5%)每週都吃一至數次的洋芋片、甜甜圈、含糖飲料等「不適合兒童長期吃的食物」;相較於獲得充足飲食教育的孩子,他們常吃的比例約為二成(20.1%)。而在「飲食認知」上也是如此,當孩子缺乏家庭的飲食教育時,他們飲食認知錯誤的比例同樣近三成(27.5%);相較於獲得充足飲食教育的孩子,他們飲食認知的表現較佳,錯誤的比例僅一成七(16.7%)
兒 盟 呼 籲
1.響應「健康寶貝333」守則-
「一週3天在家吃飯,3菜1湯營養均衡,30分鐘親子食育。」
2.學校食育
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程,除了教過往的六大類食物外,也應該教孩子辨識食品的營養標示、認識食品添加物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認識當季與當地的食物、教孩子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食物,以及讓孩子學習食物準備的過程等等。
3.友善標示
*單一包裝的食品,外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應直接寫出「全部一整份」的含量,以免部分廠商操弄營養成分的單位,至孩子被誤導。
*對「食品添加物」的危害提供警語。譬如:歐盟早在2010年就規定,含有特定人工色素的食品,應標示警告字樣「可能對兒童的行為及專注力有不良影響」,國內至今卻仍無相關規範。
*食品外包裝的「成分標示」,可註明一天能攝取的建議量,譬如:「精製糖的攝取量一天應少於50公克」,讓消費者購買後能吃得更安心。
[1]參閱2010-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及2014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年報。
[2]「肥胖兒童 8歲就可能出現心臟病徵兆」2015/11/11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