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童心3-童年被迫繳白卷,兒少如何重回生活正軌?
撰文─何明穎
疫情下的兒少生活:人際、休閒運動
「現在外面很多病毒,所以不能去溜滑梯,不然會生病喔!」才兩歲半的孩子,帶著渴望的眼神看著窗外的公園,像是自我安慰般的喃喃自語,讓在旁邊的大人不由得也有遺憾的感受。Covid-19疫情從2019年底開始,像海嘯一般的席捲全球人類的生活,沒有任何一個年齡層可以倖免於難,在生活上,除了成人有工作、經濟的壓力,孩子的休閒權及受教權也備受影響,光是要適應全面的防疫措施就已經令人感到疲憊,更何況要戴著悶熱的口罩出門,和同學、朋友相處遊玩的機會也減少,還要面臨隨時被通知停課或各種活動臨時取消的狀況,本應該是建立人生最多回憶、成長關鍵的兒少生活,彷彿被疫情強制按下了skip鍵。
尤其是在小小孩眼中,他們所知的一切就是疫情下的世界,3至4歲的幼兒幾乎所有社交生活都是在口罩、消毒、維持社交距離中度過;更不要說曾經享受過正常生活的在學學生,生活模式突然改變,真的讓人很難適應。
除了病毒,口罩還擋住什麼?
口罩雖然可以大幅度阻斷病毒傳播,但也有許多讓人不舒服的地方,除了悶熱、呼吸困難外,長時間配戴也可能造成皮膚問題、耳後疼痛、頭痛等症狀,此外,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也造成溝通上的問題。
臉部表情,特別是眼睛、鼻子和嘴唇,是識別他人情緒非常重要的器官,也是與他人互動的基礎。過去研究認為在被口罩遮住半張臉的狀況下,可能會影響判斷的準確度,進而影響社交發展;然而除了表情,音調、語氣及肢體語言也同時具備溝通的功能,因此年紀稍大的幼童及成人能在表情被遮住的狀態下判讀情緒,但年紀較小的幼兒則可能因為尚未發展出綜合各種線索的能力,更容易因為口罩遮住表情而影響對他人情緒的理解。另一篇研究也發現,雖然孩子越大越能正確判讀戴口罩演員所表現的情緒,不過仍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會弄錯悲傷和憤怒、五分之一的孩子偶爾會將喜悅、憤怒或悲傷混淆。
此外,3到5歲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但口罩可能會影響說話音量,特別是高音頻,加上看不到講話的嘴型,因此疫情以來一直存在著口罩會降低孩子語言學習的擔憂。但近期的研究或許可以讓家長們鬆一口氣,研究發現即使是有聽力損失的孩子,也不會因為老師或自己戴口罩而使語言學習和表達能力下降。雖然研究顯示口罩並不特別影響情緒的判讀、表達與社交生活,但情感上總是多了一層隔閡,人們戴著口罩時看不見對方的笑容和表情,似乎在應對上更要多一點小心謹慎。
根據美國國家金字塔模型創新中心(NCPMI)建議,家長可以透過一些方式協助孩子們在戴著口罩的狀況下練習情緒判讀及情感交流,例如,在鏡子前面戴上口罩並練習情緒表達,可以引導孩子注意臉部和肢體動作,包含眉毛、眼睛、身體動作、手勢等,並且和孩子說話時可以使用更多的肢體語言,例如透過聳肩表示悲傷、伸出雙臂表示愉快等,也可多用語言談論感受。此外,透過情緒圖卡或是讓孩子反覆觀看不同情緒在有或沒有戴口罩時的差異,也可以協助孩子們練習利用不同線索理解他人情緒。
數位不能拉近的情感與距離
根據兒盟調查,有33.4%學生表示因為疫情同儕友誼受影響[1]。維持社交距離已經成為大家的習慣,避免見面聚餐彷彿是對親友的尊重與溫柔,而網路也漸漸取代實體互動,成為溝通重要的橋樑,也導致兒少3C產品使用時間大幅增加,韓國研究疫情爆發後兒少觀看螢幕的時間爆增1.8倍;兒福聯盟在去年調查也發現,兒少平均每週網路使用時間為42.7小時,相較於前幾年調查數據明顯高出許多[2],而長時間使用3C也讓孩子們暴露在風險中,例如眼睛疲勞、網路成癮、睡眠問題、負面情緒及憂鬱等,也增加被網路霸凌的可能性。
網路似乎解決了不能見面的問題,但真的能夠取代面對面的實體交流嗎?2020年一篇針對愛沙尼亞、加拿大與瑞士三個國家在疫情封鎖下的兒童福祉研究中,一些孩子表示,疫情之後他們不再與好朋友分享日常生活,也不知道如何保持聯繫,他們認為其他交流方式並不能真正代替見面。事實上,朋友是決定兒少關係福祉的重要因素,雖然可以透過視訊在線上見面,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似乎並不完全能用數位影像所取代,維持社交距離的同時,失去的是彼此間的關懷與親密,然而等到疫情趨緩之後,友誼真的能回到從前嗎?
「當我要踏出門跟真的人應對的時候,我其實壓力還蠻大的,雖然在手機上聊天,聊得很順也不尷尬,但很怕出來的時候因為太久沒有相處,就覺得會很尷尬然後很焦慮,反而會讓我更想要待在家裡,但待在家裡又會想要出去,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很久沒有出去,現在變成一次看到很多人會有一點緊張的感覺。」當見不到面成為日常,螢幕上的文字和表情符號逐漸取代見面的溫度,當要回到現實世界,原先熟悉的同學、朋友,卻突然多了一份疏離感,也可能因此讓孩子感到焦慮。
針對重新面對同學、朋友的社交恐懼,美國康乃狄格兒童兒科心理學家Timothy W. LaVigne 博士提供四點建議:(1)承認新情況可能令人恐懼:剛開始重新進入社交場合會恐懼是正常的,就像剛入學一樣;(2)和孩子談談他們的感受:多聽孩子說他們的感受,可以說明有時感到擔心或害怕是正常的,也向他們解釋,現在感覺害怕的事情,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感覺正常,或與他們聊聊曾經成功面對新環境的經驗,例如新入學的那天、第一次坐雲霄飛車等,也會有幫助;(3)幫助孩子不逃避:反覆接觸令人恐懼的刺激可以減少焦慮,可以從小事做起,例如先和一位朋友而非一群朋友相聚,並且按部就班的安排可預期的新活動,在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厲,並且記得在孩子完成活動後給予表揚;(4)花一點時間獨處是可以的:儘管社交很重要,獨處時間也是孩子可以發揮創造力、探索新愛好的健康時間,取得平衡是相當重要的。
活動被迫減少,長期影響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及健康
「我本來是一個很喜歡在外面玩、去運動的人,也很喜歡打排球,但是因為疫情,打排球又是需要有同伴的運動,所以沒辦法去學校打球,我覺得是對我生活最大的影響。」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許多運動場所都關閉,學校老師改為線上教學,體育課也被線上影片所取代,兒盟調查中,超過四成(42.9%)受訪的國高中生表示他們的休閒運動時間比疫情前少,國外研究也報導,高達42%的兒童和58.7%的青少年在封鎖期間身體活動量有所下降。
但隨著疫苗施打增加、疫情減緩後是否就會恢復正常呢?根據一項英國的研究,大流行趨緩後兒童的活動量仍不增反減,連帶久坐時間都高出許多,另一個報導也指出至2021年9月為止,僅約五成(47%)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運動狀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仍有28%的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對運動沒有興趣。
疫情嚴重的改變了兒少的生活、運動習慣,雖說短期可能看不出太大的變化,但長期缺少身體活動,可能使得孩子越來越習慣宅在家使用3C產品,運動量降低可能還會影響神經、骨骼及肌肉發展,或是造成免疫力下降、肥胖、情緒控制不佳等狀況。在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的狀況下,家長可以試著放寬心讓孩子們從事感染風險較低的活動,例如散步、爬山等較易維持社交距離的戶外運動,或是騰出家中的空間,利用球類、彈力帶、跳繩等進行居家運動,在疫情趨緩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到空曠的郊區走走,舒展被關在家緊縮的筋骨,慢慢讓生活重回軌道。
參考文獻:
兒福聯盟(2021)。台灣兒少網路社交焦慮與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
兒福聯盟(2020)。台灣學生網路霸凌現況調查。
Chambonniere, C., Lambert, C., Fearnbach, N., Tardieu, M., Fillon, A., Genin, P., Larras, B., Melsens, P., Bois, J., Pereira, B., Tremblay, A., Thivel, D., & Duclos, M. (2021). Effect of the COVID-19 lockdown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in Frenc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results from the ONAPS national surve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43, 101308.
Grundmann, F., Epstude, K., & Scheibe, S. (2021). Face masks reduce emotion-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perceived closeness. PloS one, 16(4), e0249792.
Gori, M., Schiatti, L., & Amadeo, M. B. (2021). Masking emotions: face masks impair how we read emo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669432.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yramid Model Innovations (2020). Helping Children Understand Emotions When Wearing Masks. Retrieved from https://challengingbehavior.org/document/helping-children-understand-emotions-when-wearing-masks/
Project Play. (2021) Our annual report on trens in youth sports and how leaders can mobilize for a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spenprojectplay.org/state-of-play-2021/introduction
Salway, R., Foster, C., de Vocht, F., Tibbitts, B., Emm-Collison, L., House, D., ... & Jago, R. (2022). Accelerometer-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mong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the UK before and after COVID-19 lockdowns: a natural experi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9(1), 1-14.
Schneider, J., Sandoz, V., Equey, L., Williams-Smith, J., Horsch, A., & Graz, M. B. (2022). The role of face masks in the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by preschool children. JAMA pediatrics, 176(1), 96-98.
Stoecklin, D., Gervais, C., Kutsar, D., & Heite, C. (2021). Lockdown and children’s well-being: Experiences of children in Switzerland, Canada and Estonia. Childhood Vulnerability Journal, 3(1), 41-59.
Timothy W. LaVigne (2021). How to Help Kids Cope With Social Anxiety When Social Distancing End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onnecticutchildrens.org/back-to-school/how-to-help-kids-cope-with-social-anxiety-when-social-distancing-ends/
University of Miami Institute for 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2012). Psychologists: Masks Do Not Impede Preschoolers’ Language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idsc.miami.edu/psychologists-masks-do-not-impede-preschoolers-language-development/
[1] 於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國高中學,共計1,842份有效問卷。
[2] 每周網路使用時間調查分別為:2021年6月2日至6月18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國高中生,共計回收1,175份有效問卷;2020年5月13至5月29日,透過實體問卷調查國小、國中生,共計回收1,321份有效問卷;2013年12月16日至12月31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國小五年級、國中七年級、八年級,以及高中(職)一、二年級,共計回收4,085份有效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