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童心3-與病毒共存,把關兒少身心健康
疫情來勢洶洶 兒少身心健康首當其衝
自Covid-19疫情爆發,每天只要打開手機、電視新聞,便會接收到大量疫情資訊,看著報導裡的確診人數、死亡案例,心情也跟著這些數字起伏不定,深怕病毒找上門。
根據教育部統計,自2022年1月1日至8月30日,每100位確診的人數中,就有7位是未成年兒少,,其中轉為中重症的比例為0.12%,共計469人。談起疫情對兒少的影響,家長最擔憂莫過於染疫後的中重症、併發症、長期後遺症、死亡等威脅。但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孩子們們和大人一樣,會因為疫情帶來的生活影響而產生徬徨、孤單、高壓迫等情緒,導致心理健康跟著亮紅燈,這些負面情緒若沒有及時獲得緩解,恐產生長期的心理疾病。
醫療量能降載 孩子定期醫療處置和追蹤被迫中斷
受疫情影響,醫院暫緩較無急迫性的醫療處置,兒童早療也被列入其中之一。全台數萬名早療兒童首當其衝,被迫暫停職能、語言等治療,但是對早療兒童來說,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或語言表達都得要靠每天反覆練習才能學會。一旦被迫暫停早療課程,缺乏練習和刺激之下,很可能會退回原樣前功盡棄,甚至錯過黃金治療期。
門診減少、診所暫停,也限制了不緊急的日常醫療健檢,例如牙醫檢查因家長擔心拿下口罩會有飛沫傳染的風險而延期,根據美國研究發現,三成家長不敢帶孩子看牙醫,有超過兩成的孩子在疫情期間牙齒健康狀況變差。另一方面,嬰幼兒的例行預防針施打,也因為家長擔心出入醫院診所會有染疫的風險,而選擇延後施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僅在2021年全世界就有2500萬名嬰兒錯過常規疫苗的施打,如麻疹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意味著常見的疾病恐造成兒童致命的威脅。
校園爆發疫情 被貼標籤比病毒更可怕
「我記得疫情那時候台北好像是我們學校最早有人確診,其實我感覺壓力滿大的,因為就在隔壁而已。接下來我覺得壓力更大的是那個高一學生,雖然學校沒有公開,但這種事情藏都藏不住,我們全校都知道那個人是誰。我覺得那陣子滿不好受,你有稍微咳嗽還是怎樣就會被貼標籤說『你是確診仔啊』、『你是不是確診?要不要回家?』我知道他們是開玩笑,只是聽的感覺很不好。」
校園就如同小型的社會,2020年還未出現大量確診病例時,一有零星確診個案,便會受到媒體社群大肆討論和轉載,即使沒有明確公布確診者個資,確診的消息仍很快地人盡皆知。在校園裡,孩子可能因為咳嗽而被指指點點,甚至被貼上「確診者」標籤。甚至不幸確診後,還要面對同學間的流言蜚語,或遭受異樣眼光對待,也讓校園中人人自危,深怕自己染疫或因為小感冒而被放大檢視。
疫情下孩子感到孤單 心理健康亮紅燈
除了身體健康上受到影響,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也因為疫情變得混亂。「我的母親是外國人,原本可能半年或是三個月一次的探親,從國中到現在已經三年都沒有辦法回去,很思念國外的家人。」分隔兩地的家人想相聚卻遙遙無期,即使與親人居住在相同縣市,探視長輩和家庭聚會等實體互動也面臨減少或暫停。
根據兒福聯盟2021年調查,臺灣有兩成六兒少表示因為疫情停課和朋友變得比較少聯絡,三成兒少表示停課後沒有說心事的對象,一成兒少表示感到孤單、有壓力。「大家都線上上課,所以人際互動變得比較少,要透過網路才可以跟本來那些同儕分享一些平常就可以講的事情,但透過網路會感到比較疏離一些。」孩子們失去和同學、親人的實體互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緊密,只能把思念、孤單、難過的情緒壓抑在心中。
而隨著確診個案增加,連大人都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更何況是還在發展情緒調節能力的孩子。「因為兩個好朋友都確診,只剩自己上課覺得很難過,很擔心他們會不會回不來。之前在新聞上看到別人確診沒感覺,即使聽到噩耗也會無法理解感受,直到身邊有人確診或離開,才開始體會到那種痛苦和難過。」疫情升溫,孩子因為過度擔心自己染疫或親友離世,進而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這些負面情緒經過長期的積累,或過度的壓抑,直到超出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久而久之恐衍生成心理疾病。
兒少心理疾病大幅提升 甚至出現自殺意念
美國(2020)一項研究發現,疫情期間生活變動、學校停課、身體活動減少、擔心親友健康等憂慮,導致成人、青少年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臨床發生率較之前更高,成人的憂鬱和焦慮症狀發生率皆為29%,但是青少年憂鬱症狀竟高達55%、焦慮症狀48%,另外有45%青少年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38%有自殺意念或行為。顯示面對疫情的壓力,青少年比成人的反應更加強烈著實令人擔憂。
兒少的心理健康惡化程度恐怕比想像中更加嚴重,過去大多數兒少依靠學校輔導資源來尋求心理健康協助,但學校停課後心理輔導服務無法使用,加上線上輔導資源匱乏,也使得孩子在遇到心理困擾時,沒辦法獲得及時的協助。
法國政府觀察到疫情期間兒少的心理狀況惡化,「疫情影響最深卻安靜無聲的,其實是兒少族群。」法國總統馬克宏說,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往往更難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法國政府推行Forfait Psychologique d'urgence服務,稱為「兒少心理健康應急包」, 對象為3歲至17歲患有精神障礙、行為障礙或出現輕中度心理困擾的兒少,提供十次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
兒少心理健康需要你我的關注
與病毒共存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照顧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要好好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平時可以透過心情溫度計量表(BSRS簡式健康量表),幫助快速了解自己與孩子的身心狀態。
每個孩子對壓力的反應不一樣,年幼的孩子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沒辦法完整敘述自己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從一些生活細節中觀察孩子的狀態,如:過度哭鬧、過度擔心或悲傷、生活能力退化(如尿床)、不健康飲食或睡眠習慣、注意力不集中、對事物失去興趣、不明原因頭痛或身體疼痛、易怒等。
孩子的反常行為是一種警訊,當孩子無法正確消化情緒時,家長可以利用以下四種方式給予孩子充分的心靈支持:第一,和他們分享自己是如何紓解壓力。第二,接觸疫情相關新聞資訊時,可以在一旁說明內容,讓他們不要過度擔憂。第三,找回規律的作息,如制定生活作息表、充足睡眠、一起從事休閒運動等。第四,善用資源尋求專業心理人員協助。
參考文獻:
兒福聯盟(2021)。台灣兒少疫情停課生活與關係互動調查研究。
Jones, S. E., Ethier, K. A., Hertz, M., DeGue, S., Le, V. D., Thornton, J., ... & Geda, S. (2022). Mental health, suicidality, and connectednes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Adolescent Behaviors and Experiences Survey, United States, January–June 2021. MMWR supplements, 71(3), 16.
Lyu, W., & Wehby, G. L. (2022).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care use.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153(8), 787-796.
Murata, S., Rezeppa, T., Thoma, B., Marengo, L., Krancevich, K., Chiyka, E., ... & Melhem, N. M. (2021). The psychiatric sequela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adolescents, adults, and health care worker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38(2), 233-246.
Racine, N., McArthur, B. A., Cooke, J. E., Eirich, R., Zhu, J., & Madigan, S. (2021). Glob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COVID-19: a meta-analysis. JAMA pediatrics, 175(11), 1142-1150.
UNICEF (2022). COVID-19 pandemic fuels largest continued backslide in vaccinations in three decad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icef.org/press-releases/WUENIC2022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