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童心1 - 當時代創傷遇上療癒
Photo by Alexei Scutari on Unsplash
撰文/沈寶莉
2019年,新北市一位父親因為兒子沒為其代買的肉圓加上辣椒醬,而對妻子及兒子家暴之影片上傳網路後火速引起全城公憤。大量網民於網上進行肉搜、留言恐嚇,甚至聚集於其住處樓下希望以私刑為孩子討回公道。
作為兒少工作者,每次從報紙或新聞看到這種兒虐事件都心痛不已。除了憤怒和不安,更難以想像小小年紀的他們遭逢如此巨大的驚嚇和威脅,其內心究竟會留下怎樣的影響。
現在,對我們來說把這些事件與「創傷」概念連在一起看似平常,但是人們承認人的內心會因為這些不預期的事件而受傷,首肯「創傷」這個概念,甚至把其症狀列入正式診斷,卻只是近一百多年內的事。
創傷是什麼?
致力於創傷治療的美國精神科醫生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在《創傷與復原》一書中曾指出,過去一百多年來,一共出現3次的心理創傷概念:第一次是19世紀末的歇斯底里症——一種典型的女性心理疾病;第二次是一戰後的砲彈驚恐症(Shell Shock)[1];第三次是七十年代因女性主義運動而被關注的性與家庭暴力議題。過程中,人們彷彿才慢慢明白到傾聽這些受傷男女與孩童的家庭故事之重要性,而他們面對過的經歷又是如此真實。
時至今日,創傷一詞已漸漸被社會接受,但其實為什麼人會有心理創傷呢?赫曼醫生認為心理創傷源於受害者在無法抵抗的力量下感到無助,可以是天災(如戰爭、地震、風災等)或人為暴行(家庭暴力、性侵等),而創傷事件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它催毀了人們正常生活的安全和控制感、也失去與他人連結和意義。創傷的影響可以是非常深遠的,以創傷研究享譽全球的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醫師曾說:「創傷導致心智和腦部處理知覺的方式發生根本上的重組,不只是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和內容,也改變我們的思考能力本身。」
然而,一個病毒,讓全球的人們無一幸免地與他人失去連結,也改變了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感受和思考方式,繼而陷入一場集體創傷。
全球共同經歷的時代創傷
2019年起,COVID-19無情地肆虐全球。美國心理學會於2021年3月公佈的調查顯示,美國民眾面對疫情的長期壓力下其身心健康均產生了改變。包括感到憂鬱及焦慮,而且心理壓力的增加也導致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減少、飲酒量和吸菸量增加[2]。
雖然全球各國開始施打疫苗,嘗試跟病毒變種的速度競賽,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於2021年4月發布的報告卻指出,從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成人出現憂鬱及焦慮情況從36.4%上升至 41.5%,而且未得到心理照護的比例也從9.2% 上升至 11.7%[3]。這些資料在在顯示,疫情成為本世紀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和承擔的風險和壓力,而其心理健康議題更是急須正視的長期且延續性議題。
儘管目前兒少死於COVID-19的數字較低,但疫情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卻很深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最新的統計指出,自疫情以來,全球至少有超過1/7的兒童、約3.32億人在政府的政策下居家生活至少長達9個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亨麗塔福爾(Henrietta Fore)表示,「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漫長的一年,特別是兒童。」
她強調許多孩子在這段期間產生害怕、孤獨和焦慮。他們的調查發現,有25%的孩子有焦慮感,還有15%有抑鬱傾向。而那些經常在家中遭受暴力、忽視和虐待的兒少更常陷入困境且得不到老師、朋友和整個社會的支持。特別是弱勢、生活條件不好或在衝突環境下的兒少,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更有可能被忽略[4]。
從以上情況可見,即使沒有染病,全球不分男女老少,每個人的身心情況都因為COVID-19而起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除了這場跨越國界的「世紀病毒」,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也不斷遭遇大小不同的創傷事件。可惜的是,雖然創傷事件不斷,但整個社會至今仍在學習如何應對人們的創傷。
在臺灣,如臺鐵太魯閣出軌事件、八仙塵爆、高雄氣爆、88風災,以至921大地震。不論是由於氣候變遷出現的天災事件,又或者因為人禍發生的災難事件,創傷彷彿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只是每個人心裡承受範圍和程度有異而已。所以如何學會與創傷共存,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必修課題。
從兒少身上學習如何面對創傷
1999年 9 月 21 日 1 時 47 分,一場撼動整個臺灣的劇烈地震,造成 2 千多人死亡,其中有 134 位不滿 18 歲的孩子,一夕之間痛失雙親。為了孩子的權益,兒盟也投入了這場救災重建行動,其後更成立了「家庭重建中心」來陪伴與照顧 921震災失依兒少至其成年為止,並提供專業的訪視輔導及家庭所需的服務。
在20年從不間斷的服務裡,兒盟從孩子身上看到創傷對每一個人的影響、方式及時間都有所不同。而且災後的生活重建,並非只有失依兒少一人,同時也包括扶養人及其家庭成員,社工都必須透過訪視、建立信任來找出最合適失依兒少及扶養人的處遇方式,以陪伴 921 失依兒少能在災難創傷中持續穩步走向復原之路。
從陪伴孩子復原成長的過程中,兒盟發現失落創傷事件遍佈生活,但如何接納及應對,卻是我們文化和教育欠缺的。故兒盟便開展了與失落創傷有關的生命教育倡議,向社會大眾傳達接納自己情緒、認識失落、哀悼、復原的過程等。
除了從社會重大事件與兒少失落創傷中找到兒盟服務的方向,我們也訪問了本會白麗芳執行長對兒盟開展兒童創傷療癒中心的緣由,她娓娓道來如何從多年的收出養兒童實務工作裡看到嬰幼兒的創傷痕跡。
談到對兒少創傷好奇的起源,投入收出養服務30年的白執行長回溯起在過去服務中,社工們總是非常盡責地為孩子找家,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美好的,但總有幾個例子,明明收養人看似準備好了,但孩子進入新家後,雙方磨合得彼此傷痕累累,最後收養人挫敗地認為自己不適合當父母,然後孩子又要再度面臨被拋棄的議題,不知道是否能找到永遠的家。
當年嬰幼兒創傷的議題尚未如現在普及,故只能不斷反覆跟同仁檢視和討論,嘗試找出箇中的問題。其後,白執行長從其他國外經驗中發現,嬰幼兒的依附關係、腦神經或大腦結構也許會受到創傷的影響,繼而影響到他們跟收養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轉換後的關係建立等。這促使白執行長開始投入認識創傷、創傷知情等議題,繼而在2019年開始著手規劃兒盟成立兒童創傷療癒中心,希望從更前端的地方做好預防工作,儘量接住每一個有需要的孩子或減輕孩子、父母、社工面對創傷時的種種挑戰和困難。
站在浪尖,找到一同前行的方向
雖然臺灣日漸關注到兒少的心理健康需求,不同的治療方式如諮商、遊戲治療等也不斷從歐美引入臺灣,然而如何從系統面整合不同的資源,為每一位有需要的兒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仍然充滿挑戰。
白執行長認為,相對成人,兒少的表達能力較難單靠口語,而嬰幼兒的需求表達更為挑戰,所以更有必要用一個統整跨專業及多元服務的方式來回應兒少的心理健康需求。
可是,一路以來臺灣社會提供給家庭的服務,比較仰賴各類工作人員的經驗、自發性和敏感度,各個環節不一定有銜接,比如學校老師、醫護、心理諮商或社工等,大家可能各自在崗位上努力想要提供協助,但有時個案反而會覺得像是多頭馬車,困難並沒有被好好理解和解決,時間一長,個案和各專業人員會挫折無力,也容易感到孤單。近年由於創傷知情照護概念日漸受到臺灣社會關注及接受,學校、醫院、社區也開始投入其中,努力嘗試把這些概念放進實務工作中,兒少的心理健康服務彷彿看到一線曙光。
在這波浪潮中,白執長對兒童創傷療癒中心營運長高小帆的加入尤其感到開心及期待。高營運長擁有多年在社工領域接觸創傷兒少的經驗,深切明白兒少創傷的復原與療癒須結合多元處遇的支持方式,所以建立一個創傷知情照護資源網絡及跨專業的合作平台對目前臺灣社會來說亟為需要。有鑑及此,兒盟透過蒐集資源、辦理跨專業人員訓練、建立服務模式與運用不同領域的媒材,讓社會大眾更理解創傷知情的概念,並將之推廣至家庭、學校與社區當中。
癒療創傷,是一場社會的心靈運動
赫曼醫生曾提到,人們接受創傷的概念和社會運動脫不了關係,因為這些受傷的人,沒被社會看見和承認,他們跟現實「失去連結」,而我們也跟他們「斷開關係」。
兒盟從過去30年實務工作中,深刻體會到不同家庭、兒少,因著社會、天災、人禍的關係,身心受到極大的影響,他們除了被孤立、不被接受,更覺得被世界遺棄,失去了期待及希望。而兒盟的工作,就是要跟個案一同奮力抗拒這種由外到內的——斷裂感,在尊重他們的意願、提供符合他們需要的服務下,重新建立他們與他人甚至社會的連結,並讓他們明白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兒少都能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兒盟也視其他願意踏上這場「社會心靈運動」的工作者為夥伴,希望透過建立平台來讓彼此不再孤單,可以共同為受創傷的兒少努力。30年前兒盟嘗試引入「兒童權利」概念進臺灣,過程中我們明白到打造一個對兒少更美好的社會,必須要有每一個大小社會公民的參與。我們的信念至今依然不變,所以「創傷知情照護」要在臺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需要大家的支持、鼓勵和參與,唯有這樣才能使改變的力量生生不息,讓你我成為接住每個兒少的、綿密而充滿彈性的「心靈療癒之網」。
參考資料:
- Judith Herman (2018)。從創傷到復原: 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施宏達、陳文琪、向淑容譯)。左岸文化出版。
- Van der Kolk, B. A. (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劉思潔譯)。大家出版。
[1] 即在戰場退伍軍人返國後,雖然頭部沒有受到物理性創傷,但卻彷彿受到嚴重腦震盪般,出現對外界失去反應,做出失常行為或無故驚恐等症狀。
[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1). One year on: Unhealthy weight gains, increased drinking reported by Americans coping with pandemic stress. https://reurl.cc/Q9N8bZ
[3] Vahratian A, Blumberg SJ, Terlizzi EP, Schiller JS (2021). Symptoms of Anxiety 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Use of Mental Health Care Among Adul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United States, August 2020–February 2021. https://reurl.cc/MAWn63
[4] UNICEF (2021). At least 1 in 7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has lived under stay-at-home policies for most of the last year, putting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at risk. https://reurl.cc/9rxo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