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權觀點】紅包親子溝通學
2021.02.11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各位都準備好迎接牛年了嗎~~
說到過年,除了年菜、新衣、大掃除,當然少不了「紅包」!如果是長輩給後輩的紅包,叫壓歲錢。壓歲錢的「歲」音同「祟」,因此有「壓制邪祟」的意義,要將不好的災厄壓制下來。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壓歲錢已從「壓制邪祟」轉為「祝福」之意。雖然紅包是長輩給後輩的祝福,但不少家長們會怕孩子亂花錢,就直接接收了孩子的紅包,這議題也成為網友民過年前的討論熱點。
其實孩子的理財問題並非過年領紅包時才出現,去年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推出振興三倍券,一位國中生就因振興券用途與家長發生爭執。根據兒盟去年針對全國國、高中生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家長(63.4%)並沒有事先與孩子討論振興券的用途,甚至近一成(8.3%)學生表示家長會把券全部拿走,13.3%只拿一部份,12.3%學生表示自己可以全拿。這結果顯示,許多家長尚未清楚如何與孩子溝通理財的議題,這對於已有金錢觀念又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無疑會成為親子衝突的導火線。
過年的紅包的確會成為孩子一筆不少的收入,實在考驗家長與兒少溝通金錢運用的智慧。兒盟建議家長可以朝「消費」、「家用」雙管齊下的方向來規畫,首先,依照衡量家庭經濟狀況、孩子的年齡及行為能力,與孩子共同決定多少比例留給孩子自行運用練習規畫消費,僅規畫出一些原則性的標準(譬如那些可以買,那些不適合)。另一部分,全家人也可共同討論一個期待或夢想,運用這樣的經費,完成平時難得的共同的旅遊或休閒基金。如此一來,既有機會尊重孩子物質滿足的心,同時與孩子一同規劃、一同使用的過程,也會讓家人間的關係更親密。
紅包不等於壓歲錢!專家曝背後意義
家長真的幫小孩存壓歲錢嗎? 網:有存啊!但用來換新車
振興券的親子溝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