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瞭望13 - 兒盟家庭支援服務發展
撰稿/邱靖惠
1992年,一對掃街清潔工夫婦在診所生下健康可愛的男嬰,6天後離奇消失,四處陳情卻求助無門,因為看到傷心父母的無助,兒福聯盟(以下簡稱兒盟)開始陪伴失蹤兒家庭並提供支持,進而開啟了家庭服務之門。
為回應社會需求,近30年來兒盟陸續發展出近20項家庭服務。包括:針對特殊境遇家庭的二、三級預防服務,如:出養、兒虐、離婚、喪親、偏鄉等;以及針對一般育兒家庭提供初級預防服務—,如:托育服務、親子館、專線諮詢、育兒指導等。
回首兒盟過去的家庭支援服務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包含探索期、擴展期、穩定期、轉型期。
探索期:回應社會需求(1992至2003年)
兒盟成立初期,即定位為提供兒童服務,但服務對象是誰?服務內容是什麼?其實是經歷過一段摸索定位的探索期。
一開始主要是回應當時社會發生重大兒童事件所促成的服務,如:1992年兒盟在嬰兒失蹤事件後投入服務,發現有不孕夫妻鋌而走險導致販嬰市場猖獗,同年即引進國外的收出養兒童服務,除一圓夫妻的育兒夢外,透過專業的評估與把關,讓被迫離開原生家庭的孩子找到適合的家;1998年高雄中心(現為南區辦事處)開辦強制親職教育輔導業務,《兒少法》規定施虐者必須上親職課程,但很多家長不願配合,需要社工介入服務,當年臺南家扶中心做出成效加上各縣市都在推動,兒盟留意到此現象,秉持為兒保盡一份心力的想法而投入;以及在1999年921大地震後,迅速成立家庭重建中心,提供失依兒少及其扶養人家庭服務。
此外,兒盟成立初期較缺乏實務經驗,故不斷透過「向外學習」來決定服務的主軸及方式。例如透過國外參訪學習其成功經驗,引進國內首創的離婚協議商談服務(1999年),以及傾聽兒童心聲的兒童專線服務(2002年)。
擴展期:公私部門合作(2004至2010年)
2004年,兒盟開始大量擴展服務據點,以期提供更多家庭服務,其後也陸續接受政府委託,大量累積家庭服務經驗。同時,兒盟透過宏觀的社會結構角度來看待家庭問題,積極向大眾倡議去汙名化,協助弱勢家長自立,以及強調預防兒虐等概念。除了向社會大眾倡議,兒盟也把這些概念放進各項家庭服務之中,讓具有兒盟特色的家庭支援服務雛型開始出現。
有關兒童保護服務,2004年底,兒盟成功催生臺灣預防性兒保工作——「兒少高風險家庭服務方案」(以下簡稱「兒少高風險方案」)後,開始承接各縣市政府委託,讓這些身處在危機、兒虐邊緣的家庭,得到支持的力量。據內部統計這些兒盟服務有親職教養議題的高風險家庭,結案時91.6%家庭並沒有進入兒保系統,顯見有發揮預防兒虐之效果。
除此之外,有關離婚家庭及失依兒少服務部份,2004年,臺中市正要發展單親業務,兒盟憑藉過去(1995年)承辦臺北單親業務、成立家庭服務組服務單親家庭與兒童(1999年)等經驗,接受其委託成立「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提供有別於傳統以婦女為主的單親服務模式,加入兒童的角色讓單親家庭服務更全方位。此外,兒盟更進一步倡議「單親去汙名化」,以期建立不一樣的單親家庭正向支持的社會氛圍;服務中也融入「助人自助」的概念,培力單親家長、兒童志工,而這樣的精神也一直延續到兒盟現有的服務上。加上,2004年也承接新北市家庭處遇服務方案、放心園(陪同親子會面服務)方案,2009年88風災後,南區辦事處成立重建組服務災變家庭,兒盟開始在各縣市開枝散葉。
穩定期:發展兒盟特色(2011至2017年)
隨著家庭服務穩定發展,兒盟也留意到需要協助的育兒家庭,不僅是以往認知的貧窮、單親、遭遇危機等家庭,一般家庭遭遇的難題也不少。相較於以往被動配合政府服務一般家庭(如1995年承辦臺北市托育資訊諮詢),兒盟也開始投入更多資源發展一般育兒家庭服務,具兒盟特色的家庭支援服務開始成型。
以「親子館」為例,親子館提供孩子可以安心遊玩、親子放鬆的地方,讓全職家長可以走出家門喘息;此外,兒盟也希望透過推動「橘絲帶兒保運動」,向大眾倡議正向親職教養的概念,讓預防兒虐的概念擴大到一般家庭,營造不體罰的社會氛圍;以及在臺中成立「爸媽育學堂」,針對一般新手父母家庭提供實作的親職課程。另一方面,除原有的兒童專線之外,為解決一般家長以及青少年的煩惱,兒盟也相繼成立了「爸媽call-in教養專線」以及「踹貢少年專線」,安排專業社工及受培訓志工協助提供情緒支持與陪伴。
轉型期:自辦兒盟方案(2018年至今)
兒盟自開辦更多有關一般家庭的服務後,如托育、三專線(兒童專線、教養專線及少年專線)、社會倡議等,開始接觸許多遭遇育兒困難的一般家庭。我們從這些經驗裡開始反思:臺灣是否投注太多的資源在處理家庭出現問題後的情況,而忽略更前端的預防家庭服務?
此時(2017年),恰好「兒少高風險方案」陸續回歸政府體系,面對此關鍵時刻讓兒盟重新反思自己在家庭服務中的定位與分工。一直以來,兒盟在承辦政府業務過程中不停卡關,無論是兒保案與高風險案的界線模糊、政策規劃欠缺溝通、方案管控方式制式較無彈性導致影響服務品質;承接政府案較容易讓服務家庭產生「被通報」的標籤,較不願意在社工面前提出與承認困難,使得服務初期社工需花費很多心力建立關係。
減少承辦政府業務後,兒盟有更多能量發展預防家庭服務,於是在2018年推出「逆境家庭翻轉計畫」(以下簡稱「逆境家庭服務」),主要目標包括:強調建構社區支持、撕掉負面標籤,讓社區共同守護兒童,以及讓家長願意求助。
「逆境家庭服務」從預防角度出發,連結社區資源,讓民眾可直接藉由社區中的村里長、兒科診所、幼兒園,以及各媒體等獲知兒盟「逆境家庭服務」的資訊,並自行申請服務,破除「被通報才接觸社工」的迷思。另一方面,2020年,兒盟透過引進美國的ABC親職培力方案,希望把預防家庭服務的部份更聚焦在「成為父母育兒的支持資源」。此模式是透過10次ABC課程幫助家長學習回應嬰幼兒的需求,建立親子依附關係。兩方案皆強調「預防」的重要,服務對象也不再僅侷限弱勢家庭。
▲在兒盟「逆境家庭服務」中,社工員聯繫早期療育單位及到宅育兒指導員到家庭來協助爸媽調整提升幼兒照顧及發展知能。
服務30年,打造支持家庭的影響力
兒盟長期耕耘育兒家庭服務,回首近30年來的努力並期許未來,我們希望家庭支援服務帶來什麼樣的效益以及影響力?檢視這30年來的家庭支援服務脈絡,大致可統整為以下6大項價值。
- 從育兒指導到支援的典範移轉
身為父母,沒有人想成為不適任的家長,以往家庭服務對接收服務者的設定是:家長不懂或有問題,所以需要「育兒指導」,比較是上對下的關係,無形中也阻礙家長改變的意願。兒盟重新思索及定位家庭服務的精神,從過往的「指導」轉向用支援、支持的概念來協助育兒家長的「支援」角色。
- 建立早期介入、預防兒虐概念
過去成功催生「兒少高風險方案」服務,不僅將兒保服務提升到預防層次,最有效、直接的改變是,接住以往兒虐類型為疏忽的孩子。相較於肢體虐待此類兒少往往因沒有立即危險總被忽略,「兒少高風險方案」讓這些孩子或是處在兒虐邊緣的家庭,能及時獲得協助,減低受到兒虐的風險。
- 即時回應社會不同家庭需求
過往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想像相當扁平,不外乎是貧窮、單親、兒虐等議題,兒盟從家庭服務的經驗中發現,遭遇重大事件的家庭鮮少得到資源或協助,如:失依/喪親、失蹤、偏鄉、新手父母、遭遇霸凌等。我們從服務出發,並透過研究調查等工作,隨時留意社會現象及變遷,迅速回應不同家庭需求,更以倡議爭取正式資源,讓家庭不再孤立無援。
- 培力家庭、助人自助
有別於傳統將服務對象視為「問題家庭」的處遇模式,兒盟認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優勢與能力,因此透過培力活動,包括:培植弱勢家長作針線活的「一力米媽媽手作工坊」,以及訓練弱勢家長成為家務指導員,讓他們從受助者轉變成填補家庭經濟缺口的幫手,或是邀請兒少擔任各項活動的志工等,讓家長、兒少能長出自己的力量自立甚至可以助人,擺脫悲情窮苦的受助者形象。
- 強調親子依附關係
兒盟自1995年承辦托育業務後即關注嬰幼兒家庭,近年不少有關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的研究更發現,不當照顧會對兒少身心發展有長久影響,因此引進美國ABC嬰幼兒親職培力服務方案,期許從童年時期就做好預防工作,幫助育兒家庭建立良好的親子依附關係。
- 融入在地社區化
除原有服務外,兒盟從親子館的經驗出發,開始設立更多「育兒支援據點」(如:高雄桃源部落、花蓮、苗栗、臺北萬華等),希望透過在地據點讓家庭願意走進來,讓服務有機會進入有需求的家庭。
育兒是一條漫漫長路,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單一育兒價值顯然已不合時宜,以往用檢核、考試的心態來確認家長是否有達到育兒標準,無疑是汙名、標籤,認定這些家庭表現「不及格」,兒盟的「育兒支援」家庭服務,就是希望打破過往單一的框架,期許透過即時、正向的回饋和鼓勵,讓家長享受育兒過程樂在其中,引導家長看到育兒的幸福之處。
未來隨著政府將資源放在兒少保護和脆弱家庭服務上,兒盟就可以回到預防端與早期介入的角色,發揮更大的能量提供服務,而這樣的服務將有別於過往長期經濟補助的思維。誠如兒盟的「逆境家庭翻轉計畫」字面上的意涵,我們要翻轉家庭的逆境,幫助這些家庭重新長出自立的力量,讓他們不要成為永遠的受助者,成功脫離生活困境,也希望協助親子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減少童年逆境的經驗,這才是家長能給孩子一輩子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