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瞭望12 - 兒盟「想念 再見」生命教育
撰稿/中區家庭重建組
「不用什麼責任都試圖一肩扛起,想哭的時候就哭吧!總有風平浪靜的一天。」
「想念家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的過生活,讓他們活在心中。」——失依孩子
「上完課,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並且當一個會安慰別人的人!當個善良的熊!」
「我學到要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以後我經歷悲傷和失落時,一定會微笑相待!」——生命教育場次的學生
孩子眼淚教會我們的事
「你好,我是一位國小老師,最近學校有好幾位孩子都面臨父母過世的議題,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提供協助……」因為2012年這一通電話,開啟我們進入校園宣導生命教育的契機。
失落,簡單來說是「擁有的,失去了;想要的,得不到」,大大小小的失落都會發生在我們日常之中,但是從小到大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如何面對失去和處理自己的悲傷。從陪伴921失依孩子開始,兒盟在他們身上了解到「流眼淚,是一件自然的事」,而多年的實務經驗,也讓我們看到大家也許不知道失落對孩子的影響:
①生命失落對孩子的衝擊大
死亡會中斷原來的關係,親人死亡更是生命裡的重大衝擊事件,若孩子沒法透過適度哀悼、好好悲傷,有可能影響日後的成長。
②兒童的悲傷容易被忽略
雖然悲傷是失落後常有的反應,但當孩子面臨喪親時,大人很容易認為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好,用迴避方式來忽略孩子的悲傷,影響孩子的因應和復原能力。
③失落是生活中必經之事
「失落」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事,但很少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談論失去,正因為缺乏預備和整理,使得多數人不知如何面對和處理失落心情。
在陪伴921失依兒少長大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思考:如果更早帶領孩子練習面對失去的心情、學習釋放情緒,孩子是不是能有多一點力量照顧自己呢?
因此,帶著失依孩子用眼淚教會我們的事,我們走入校園,陪著孩子整理個人失落,梳理自己的情緒。有時失去的是心愛的物品,有時可能是一段重要關係或最親近的人。我們希望能讓每個孩子的失落都有機會被處理和練習向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好好說再見,使他們可以接受失落事實,有機會找到適切的因應紓解方法和重新詮釋這些失落事件。
失落心情誰人知?
不論大人們如何努力保護孩子,每個人在成長歷程中總不能避免經歷死亡和失落事件,以及伴隨產生的悲傷情緒。兒盟調查[1]發現,半數(49.9%)兒童曾經歷「關係失落」,即孩子曾和生命中重要的人關係疏遠或遭遇分離;三成五(35.1%)兒童曾經歷「實質象徵失落」,即孩子失去了某些喜愛或想追求的東西;更有一成五(15%)兒童歷經「生命失落」,即孩子生命中重要的對象離逝。
當孩子經歷這些失落事件時,近八成(79.5%)的孩子表示很傷心、難過、很想哭,二成(20.2%)孩子會出現憤怒、生氣等情緒,少部分孩子則會感到害怕、緊張、自責或失望等。透過調查,我們歸納出3個孩子在面對失落事件、處理失落情緒時的問題︰
①不接受、不分享、不找幫忙
調查顯示,約有四分之一(26.2%)孩子表示他們不會與別人分享這些令他不開心的事,三成(29.8%)孩子表示即使他們覺得悲傷難過也不會找人幫忙;另外,約一成(8.9%)孩子表示無法接受不同的情緒,近二成(18%)孩子更在悲傷難過時不知道該如何調整心情。
②想靠自己力量面對失落情緒
調查發現,當孩子出現失落情緒時,七成(70.2%)會透過「自己或找人做別的事」來幫自己轉移注意力,像是運動、聽音樂、看電視;一成七(16.5%)孩子會透過「發洩」的方式來釋放情緒,如大喊、大叫、大哭。只有3.8% 孩子會去「找支持」尋求他人的支持與安慰。
③無法開口談「死亡」
因為「死亡」導致重要的人與自己永遠分開,是每個人在生活中可能會遭遇的失落。調查發現,超過六成(61.4%)孩子表示他們無法與人討論死亡的事情,而可能選擇將悲傷情緒默默放在心裡。
若孩子不接受和面對自己的情緒,也不願在難過時尋求協助的話,僅將悲傷放在心裡可能對情緒調適無所助益。而且當孩子無可避免地碰觸到死亡議題,伴隨而來巨大且複雜的情緒亟需有人支持和陪伴才能走過這段歷程。
疏通情緒,才能面對失落
為了讓孩子及早了解失落情緒和生命的重要性,我們自2012年起開始進入校園推廣生命教育,並以情緒教育為基礎,設計了一系列4堂與孩子一起練習的「想念再見」課程,讓孩子認識情緒之餘,正面了解失落和死亡的意義,勇敢與他人開口談「死亡」。
第一堂課:情緒都是正常的
「心情是自然的,而每個心情都是好的,只有不消化的是不好的,所以我會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是當我們遇到不同事件,受到刺激時所產生的感覺。因此,每種情緒都是自然和正常的。我們透過臉譜繪畫,協助孩子認識各種各樣的情緒、覺察每個人不同的情緒反應、接納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我們相信只有了解自己才有機會找出應對情緒的方法。
▲透過畫冊引導學童覺察事件中的情緒,從繪製個人的情緒臉譜,看見自己在情緒中的表現。
第二堂課:靠近失落多一點
「我對過世的親人很生氣,覺得他怎麼可以這樣丟下我!」
「我難過時不敢找別人講,因為我怕打擾別人。」
每個人在遇到重大失落時,都需要經歷一段悲傷的歷程,尤其當你越在意那件事或那個人時,失落感也隨之越大。我們藉由分享繪本教事帶動討論,讓孩子試著整理自己的「失落故事」,協助他們瞭解每個人悲傷表現都不一樣及獨特,瞭解死亡的不可逆,允許自己有悲傷的感覺並學習接納失落的事實。
另外我們也在課程裡加入「認識葬禮」的部份,打破死亡議題的禁忌,以正面的角度帶孩子認識不同宗教下的葬禮儀式、瞭解辦理葬禮的用意,減少孩子因陌生而出現害怕或擔心的感覺,也能好好跟逝世的親友、心愛他人或他者說再見。
▲透過喪禮儀式的討論,讓孩子整理個人經驗,協助孩子對死亡有更多了解,減少害怕擔憂。
第三堂課:絕對可以照顧自己
「面對死亡是一件非常害怕的事。」
「我學到要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以後我經歷悲傷和失落時,一定會微笑相待。」
改變,是復原與成長的過程,所以尋找紓解方法來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擁有陪伴自己的能力,也是重要法則。在復原路上,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積極、逃避、有人需要很多情緒宣洩等,但最終都是為了重新適應,慢慢接受失落事實。
在過程中我們引導孩子練習向別人求助的方法,也帶他們整理周遭可以幫忙自己的各項資源,包含家人、學校、社區、社福團體等,以協助他們找到更多可以照顧自己的方法。
▲畫冊中的「好的掰Goodbye」,讓孩子書寫紓解情緒的方法,幫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
第四堂課:成為給人力量的陪伴小熊
「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當一個會安慰別人的人!當個善良的小熊!」
除了學習自我照顧,我們也鼓勵孩子練習支持別人、成為別人的力量。失落後產生的情緒與行為,都是在傳達失落者本身的需要,我們可以學習從聆聽他們分享的故事,瞭解事件情境和他們的感受,從感同身受中展開我們對別人的陪伴。在《想念 再見》繪本中,我們設計了一個陪伴小熊角色,藉由牠的出現和串連,讓孩子體會在每個孤單時刻我們都能成為給別人力量的角色。因此,我們帶著孩子練習給出一個擁抱、說出自己願意提供的幫忙,一起討論更多可以支持別人的方法,當我們都能成為陪伴別人的力量,就能讓社會充滿更多相互支持的氛圍。
▲與孩子練習用擁抱動作表達對別人的關懷和支持,課堂中的實際示範和練習表達,讓孩子對陪伴和安慰產生更多具體的方法。
在課程裡,我們和孩子一邊聊、一邊畫,他們有時蹙緊眉頭思考、有時踴躍舉手發言、有時認真畫圖填答,我們一起練習著感覺、接納情緒、也相互支持與幫忙,每一個互動、每一次發言,都讓我們看到孩子珍貴的腳步。我們希望讓每個孩子的失落都有機會被處理,使孩子能在充分理解中有機會重新詮釋個人失落事件,接受失落的必然,統整自我提升能量,找到自己在生活上的主控權。
當孩子遇到了親人離世時,我們該如何關懷與陪伴?
與孩子互動的過程,我們發現面臨分離或死別,最常帶來的失落感受除了難過,還會有著「為什麼會這樣?」的不理解。此時如果身邊的大人無法好好傾聽或給予說明,孩子的心情就無法被安撫與照顧。若孩子遇到親人離世事件,我們可以這樣陪伴更多孩子找到調適的平衡,好好想念、也好好說再見:
①傾聽與陪伴,讓情緒有出口
面對分離或死亡,有些孩子會悲傷、憤怒,有些則會顯得冷靜、平淡。因此,了解與接納孩子的狀態,是我們陪伴孩子面臨傷痛的第一步。另外,大人應等待孩子準備好再與他們討論,大人也可適時分享經驗,並儘可能誠實回答孩子每一個問題。同時,我們也應相信孩子有能力漸漸地接受自己的感覺,找到因應紓解的方法。
②接受每個人的脆弱時刻
在實務經驗裡,我們發現許多孩子常常被鼓勵「要加油、要堅強、不哭」,這些看似安慰的話語,其實都隱含禁止的意思;尤其對性別特質的標籤,更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情緒困擾。我們應該多用孩子的步伐,陪伴同行,無須過份限制他們情緒的宣洩。
③用不同方式懷念,哀悼美好回憶
善用媒材,不管是一枝筆、一張紙、黏土或繪本,都可以協助孩子回憶過去和表達情緒,讓過往美好回憶的生活與人事物漸漸取代壞回憶,長出往前行的力量。
從921失依孩子的眼淚,我們深深明白到生活裡有許多事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是失依孩子20年來一步步走來的經驗,讓我們明白到,只要大人願意了解、陪伴和支持,孩子其實是可以一步步學會調適自己的心情,幫助自己找到面對悲傷和失落。希望透過生命教育,衝破失落、悲傷和死亡的禁忌,讓每個孩子擁有面對失落情緒的能力,並讓這一份能力在未來其他人有需要時傳遞出去。
[1]兒童福利聯盟,2016年。2016兒童生活失落事件檢視與分析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