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瞭望12 - 兒盟災後社區兒少服務
撰稿/楊丹琪
拉拔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努力。——非洲諺語
早上8點許,2位工作者迎來第一位來訪的小朋友,她們與孩子的媽媽簡短說笑後,媽媽便前往工作地點。接下來幾個鐘頭,孩子們陸陸續續抵達,他們年齡不一,有的還包著尿布、牙牙學語,有些即將就讀國中,卻一起在同一個空間遊戲,笑鬧聲溢出屋舍。上午10點,工作者也為幼兒安排活動,促進他們的認知發展。這裡是兒盟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工作站,裡面有一個可以讓孩子們每周二到周六能安全玩耍、家長能放心外出工作的空間。
時光倒轉10年,2009年8月8日一場颱風挾帶的大雨,重創南臺灣的山林,也摧毀了許多居民的家園,帶走孩子們的親人。兒盟以服務921失依兒少的經驗,在風災發生後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在災區收容中心進行兒童陪伴的工作。
隨著緊急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居民返回部落進行重建工作時,兒盟也帶著長期陪伴的承諾,於2010年3月成立「桃源工作站」,透過個案工作的服務模式,陪伴和照顧在水災中失去親人的兒少。同時,也將兒少服務融入於社區工作當中,而由工作站成立的「太樂蜂秘密基地」(下稱秘密基地)更成為部落臨時托育和學童放學後的好去處;部落媽媽們成立說故事團隊,發揮互助精神,一同照顧孩子。9年來,南區辦事處張開華主任與2位部落媽媽海燕、阿並便在工作站中殷勤深耕,並在原住民文化與社工專業交織互動。我們透過訪問,一同了解3位工作者多年來的經驗和故事。
▲上圖為兒盟在桃源成立的桃源工作站,裡頭疽個專屬孩子的遊戲空間,收藏了各式玩具和繪本,照顧牙牙學語的幼兒到國小畢業的兒童。
填滿孩子返家前的空白
桃源工作站的成立與88風災緊密相繫。當年風災發生時,許多受災民眾倉皇離開家園,來到緊急收容中心,社福團體們也進駐其中,輪流提供災民餐食、日用品與服務諮詢等。然而,待在收容中心的日子總是青黃不接,大人憂心親人是否平安離開災區、忖度何時能返家重建,奔波處理各項行政程序、補辦來不及取出的身分文件……而各種未知與生活的波動,其實也在在影響著似懂非懂孩子。
踏入千禧年前,國際間已開始關注兒童在災難中的生活環境。自1999年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即開始推廣危急處境的兒童友善空間(Child Friendly Space in Emergencies)。在戰爭、天災、或移民/難民當中,兒童往往更顯得脆弱,也因此也需要額外的看顧[1]。創造兒童友善空間能確保孩子被保護的權利,穩定身心和促進他們的復原力,對於長期的復原相當有益。
為了呼應國際趨勢,兒盟秉持著過去921和四川大地震時累積的服務經驗,在88風災的收容中心裡打造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同時透過說故事、繪本、《我的畫冊》或與工作人員談話等方式,幫助孩子理解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卸下生活劇變和不確定感所帶來的身心壓力與情緒。另外,為填滿孩子在收容中心等待返家的空白,兒盟的志工也會在收容中心跟孩子進行牌卡、魔術、簡易體能活動等。
秉持原民互助精神的基地
風災後半年,大家陸續回到部落,而兒盟也決定延續在災區的服務,前往桃源區建立工作站,陪伴災民重建家園。雖然桃源區已有數個社福團體進駐,但是兒盟的工作人員發現部落仍然缺乏臨時托育與給孩子遊戲的空間。
由於部落缺乏臨時托育的資源,當大人回家、恢復耕種後,幼童的作息就必須以農忙為中心,甚至是睡眠時間也須和家長一同上山。或是在寒暑假、孩子無須上學時,因家長仍須外出工作或農忙,幼童和學童可能無成人照顧,也沒有遊戲場所可以打發時間。
為延續緊急收容中心的兒童安心服務,兒盟在桃源國小的斜對角成立桃源工作站。裡頭的秘密基地,其實是一個專屬孩子的遊戲空間,收藏了各式玩具和繪本,照顧牙牙學語的幼兒到國小畢業的兒童。
在秘密基地裡,幼童能透過感覺統合球、學步車和積木等教具,促進粗大和精細動作發展,而影片和說故事則有助於語言和認知發展。而且孩童間的遊戲和扮家家酒等,也讓孩子有機會學習人際互動與遵守規範。國小學童則可以在放學後到秘密基地玩耍,待家長工作結束後再回家;假期間,秘密基地依舊為孩子服務,更會額外辦理親子活動,讓平時各自忙碌的家長與孩子共創愉快的回憶。
▲孩子們在秘密基地裡進行認知活動。
海燕與阿並從2010年甫成立時便加入秘密基地的行列,陪伴、照顧這群部落的孩子。她們不但看顧孩子遊戲時的安全,也協助泡奶粉、換尿布,每天定時提供促進幼童認知發展的活動。累積多年的信任後,海燕和阿並也會趁著家長接返孩子時,藉機與家長溝通、說明照顧兒童的要領,讓家長了解更多與親職相關的資訊或方式。
織一張永續、在地、綿密的網
在成立桃源工作站之初,兒盟即期許在提供社工專業的服務時,同時尊重原住民文化的獨特性,長遠能在部落永續發展和培植在地人力。開華主任坦言,兒盟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在平地或都市成長,鮮少有原住民背景,因此在原民部落蹲點的跨文化工作,對兒盟來說是一項未知的挑戰。
幸好有海燕和阿並等在地人力加入兒盟的團隊,她們連續9年、每週5天的關照當地的幼童,如同橋樑般銜接起部落與兒盟。舉例來說,秘密基地規劃親子活動時,便將原先的烘焙課改為邀請當地師資教授排灣族美食「吉那富」和野生愛玉,果然受到大人與小孩熱烈迴響。
▲邀請社區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製作排灣族傳統食物「吉那富」。
她們也在實務經驗中發現,課程中若能融入律動、體驗與戲劇等元素更可有助親子互動,拓展工作者對於原住民表達方式的想像。開華主任分享道:「我們曾經用反串的表演方式,讓孩子演爸爸、媽媽在家裡的情況。比如說,孩子演爸爸媽媽說:『我要喝酒,不要吵我』。然後呢,爸爸媽媽就要演:『你你你跟我講話、你怎麼不理我!』他們很容易把生活當中的情境表現出來,像我們漢人可能就會覺得這很丟臉,但他們不會,他們就會很自然的表現,覺得很有趣。」
一個族群的禁忌,反而成為與另一個族群工作的契機。當家長與孩子在活動中都感到自在而快樂時,工作者才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其家庭互動,並思索轉化的可能。
此外,桃源工作站也從2011年開始招募和培訓說故事媽媽,周末時她們會在秘密基地向孩子們說繪本故事,並且帶領延伸活動,玩遊戲、唱歌跳舞、畫畫、桌遊、摺紙,讓孩子們在遊樂中也能夠增強認知能力與提升學習興趣。口耳相傳之下,當地的國小和圖書館也先後與工作站合作,邀請媽媽們到低年級的班級說故事和帶活動。
▲桃源工作站培訓的說故事媽媽到附近國小低年級進行說故事和帶活動。
「我們一開始講故事的時候也不知道要怎麼講,要用什麼表情、要用什麼動作,是因為老師有來幫我們上課。」這些媽媽們原先對說故事並不陌生,她們平時也會在家裡與自己的孩子說說故事,有些更是教會兒童主日學的老師。但是兒盟的訓練如同一把信心的鑰匙,為媽媽們開啟了一扇門,讓她們充滿信心地走向另一座新花園。
9年來,秘密基地為部落孩子撐起一個安全的遊戲空間,補足了在地臨時托育的缺口。而在海燕和阿並悉心關照下,幼兒能受到妥善的照顧,兒童能開心玩耍,家長則可以安心外出工作,也有信任的對象傾訴照顧兒童的煩惱。而婦女們的說故事技巧如同一張綿密的網,串聯起部落、秘密基地、國小、教會、圖書館等重要據點,承接住不同群體的孩子。在展開張臂歡迎大小朋友的秘密基地裡,我們看見原漢間緊密且相互尊重的合作,讓部落傳統中的互助精神和文化成為孩子安心成長的搖籃。
[1] UNICEF (2011). Guidelines for Child Friendly Spaces in Emergen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