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瞭望11 - 香港青少年外展與網路工作
撰稿╱呂佳育
14歲那年,阿鈞在街頭碰到深宵外展隊社工October。剛開始阿鈞覺得很煩,October每週至少打2通電話,之後又陪他去醫院、投履歷。3年後,阿鈞18歲但卻找不到工作,2個月投了超過20份履歷卻石沉大海。他終於跟October說:「我想回去讀書。」這是October一直在等待的關鍵時刻。她說,他們身邊已經太多大人說教了,不必多我們一個。
引述自報導者《廢墟裡的少年——香港篇》
現今兒少日常生活已離不開網路和3C產品,與他人的互動也更依賴社群網站、手機通信軟體等。香港青少年服務組織為了避免孩子沉溺網路而遭受誘騙離家,加上服務時接觸到因家庭失能、受同儕與社區次文化團體因素而深夜未歸、遊蕩街頭的青少年,自2000年開始,這些組織便積極規劃、執行青少年外展和網路工作,希望能透過網路來接觸兒少(包括一般青少年、深夜未歸的青少年《簡稱夜青》、犯罪邊緣青少年等),給予必要的協助。
走進青少年的生活
在香港,大部份的青少年服務團體僅在白天提供服務,未能替夜青或邊緣青年提供足夠支持和即時協助,因此增加他們落入犯罪的風險。為此,香港諸多青少年服務組織開啟了夜青外展服務,社工團隊於遊蕩青少年出沒的深夜時段,前往他們聚集地點,透過面對面的互動、建立關係,逐步了解夜青們生活近況和需求,並提供相關的支持服務。支援類型分為:遊撃式和定點式。
一、遊撃式:直入青年聚集點
以小童群益會的夜青服務隊為例,通常於每周二至六的晚上10點到隔日清晨6點,由外展社工直接深入青少年慣常聚集的網咖、球場等場所與他們接觸、互動、建立關係並評估其需求。除能即時提供相關支援服務,如:離家、自殺、家暴兒虐等緊急狀況,也可針對情緒困擾、偏差行為、家庭和親密關係、升學就業等個人議題,提供長期輔導,甚或邀請他們嘗試參加日間的休閒團體,協助青少年重新思索生活、就學、職涯發展等議題。
二、定點式:培力回歸日常生活
為強化青少年的職能及返回正常生活,香港青協的「深宵青年學堂」便是透過課程激發低學歷、低成就遊蕩青少年的學習動機、提升他們的求職技巧及競爭力,加強他們的自信、自我價值及自尊感,裝備自我,建立正面的生活態度而避免落入犯罪之中。
而「夜墟服務方案」則結合社區力量,利用各區社區體育館,在晚上至凌晨時段辦理活動,為熱愛夜間在外活動的青少年提供就業、行為、違法、性危機、吸毒等輔導,減低他們在外流連而參與違法行為的機會。同時搭配辦理康樂活動,引發青少年的動力和興趣,擴展生活視野。
阿希因在校被同學霸凌,加上受到老師言語傷害,焦慮症越發嚴重,每天都擔心自己會遭遇不測,也開始逃課;阿希想重返校園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在網上發文希望可以找夜校和認識新朋友。後來透過社工協助,阿希終於找到新學校,也融入新的社交圈;縱使前路仍有不少變數,但阿希從中明白到一個道理:「困難過去,就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摘錄自小童群益會2011至2012年刊
無論是遊擊式或定點式的外展服務,這種貼近夜青生活圈的方式,不僅提供青少年一個接觸、嘗試其他生活模式的機會,同時也讓他們在心理上覺得被接納、被理解,也可以和社工人員建立比較緊密的關係,這些都是傳統的服務模式無法達到的成效。
在網路世界尋找他們
青少年的生活脫離不開網路,既帶來社交上的便利,但同時也隱藏風險。為延伸服務的廣度以接觸到更多青少年,最近10年諸多香港的青少年組織不約而同地開展了網路外展服務。以下將分享2個取向不同的服務方案:香港最大的兒少組織——小童群益會的「夜貓Online」方案和綜融性的人群服務組織——香港明愛的「Infinity Teens網站」。
一、多元主動的「夜貓Online」
小童群益會的「夜貓Online」方案,主要是希望提供網路來了解青少年的需求,並為他們提供諮詢與輔導、宣導、鼓勵網友參與等服務。
方案中最特別的是「夜貓會客室」,值班的「夜貓大使」會在每周一、三、五、六的下午3點至凌晨3點,在網路上搜尋有需要的青少年並提供線上即時的輔導服務。而這些夜貓大使,須接受15個小時的專業訓練,內容包括:網上搜尋、破冰及介入手法,認識青少年次文化、模擬情境演練等。
另外,他們也會招募一般民眾作為「網友志工」,協助於討論區、部落格、臉書等處搜尋遇到困難或潛在有需要的青少年,然後把相關資料交給社工人員以提供追蹤和協助;每位「網友志工」若能成功推薦一名求助者或發出一則關懷短訊即可獲點數,累積後可兌換獎品,以鼓勵網友能夠多多投入。
除直接與青少年個人進行諮詢外,他們也透過錄製電台節目討論青少年關心的時事話題、玩樂資訊和個人議題等,並招募有意願的網咖成為合作夥伴舉辦各式活動,以發現更多有需要幫助的青少年,並讓青少年知道可以如何求助。
二、一站式服務的「Infinity Teens」網站
2015年,香港明愛架設了「Infinity Teens」網站,希望透過單一網站提供青少年需要的心理、休閒娛樂、就業等相關服務。
網站除設有輔導聊天室讓青少年傾吐心聲和預約社工一對一談話外,最有趣的是他們的「晴天Online自助課程」。這課程是讓青少年透過線上遊戲的方式,重新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同儕關係、社交網絡,更積極地處理生活上遇到的各式難題。
此外,青少年可依照自己所在的地區和年齡,在網站上尋找適合自己參加的活動,增加青少年與同儕接觸的機會並參與正當的休閒活動;如有工作需求,他們也可循正常管道求職,避免落入犯罪或遭受無良雇主剝削。
晴天Online是建基於一個美國頂尖大學進行的改善青少年焦慮研究。由香港明愛接受香港賽馬會的補助,於2015年上線的線上遊戲,該遊戲共有10個單元,由青少年自行操作與參與,透過遊戲改善心情與面對自己的抑鬱,並學習積極投入生活中的樂趣,也可以建造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來面對人際上的紛爭。目的是希望青少年透過改變行為,來改變自己。
本課程建議青少年每兩周完成一個單位,每單元約有12頁,耗時約15至20分鐘。他們鼓勵青少年在完成一個章節後,嘗試在該星期的生活中運用當中學到的技巧,並為下個單元作好準備。
活動網址:http://atcatch.hku.hk/select.php |
網路無遠弗屆,讓團體可以超越地理和時空,增加觸及青少年族群的機會。同時透過各式活潑、多元、貼近青少年語言的方案內容,吸引他們目光之餘,也讓他們可以接受需要的服務。
香港經驗告訴我們的事
面對網路所帶來的世代衝擊,我們看見香港的青少年服務組織正透過各式網路服務主動出擊,用青少年最熟悉的方式與他們建立關係並提供必要協助。而面對深夜在外遊蕩的青少年,他們也從過往被動、只提供日間服務的方式,一步步轉變為直接走進青少年的聚會場所和社群中,積極介入並提供服務,及早防範青少年落入性剝削、詐騙、幫派或販毒的犯罪風險中。
在資源的投入上,除香港政府社會福利署的補助和業務支援外,香港賽馬會和其他企業團體對青少年服務方案投入的經費和關注,更是青少年網路和深夜外展工作可以持續推動的一大助力。
希望台灣社會在看著電視新聞,感嘆青少年紀輕輕怎麼就走入歧途的同時,也能同理青少年所承受的課業壓力、同儕認同、人生規劃等議題,給予青少年更多肯定和鼓勵;另外,也請大家給予提供服務的組織更多支持,減少標籤化青少年,陪伴他們走過這段成長風暴期。
參考資料:
- 香港明愛網上青年外展計畫Infinity teens https://it.caritas.org.hk/index.php
- 香港小童群益會(n.d.)。「夜貓Online」網上青年外展工作先導計劃,香港小童群益會。取自:https://www.bgca.org.hk/page.aspx?corpname=bgca&i=627
- 香港小童群益會(2013)。「夜貓Online」網上青年外展工作先導計劃2011-2012年年刊。取自:https://www.bgca.org.hk/files/bgca/Service/nightcatOnline.pdf
-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https://ycpc.hkfyg.org.hk/
- 簡永達(2017年11月1日)。廢墟裡的少年香港篇「社工要比黑社會更有吸引力」,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high-risk-youth-hongkong-solution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福利署https://www.swd.gov.hk/tc/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