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兒童福祉調查
今年我們持續關心兒童福祉並與歷年調查資料及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發表的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的國際調查(HBSC)[1] 進行比較,為兒童發聲,讓大家了解台灣兒童福祉發展現況。
調查對象為國小五、六年級與國中七、八年級學童,採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方式,於全台各地(外島除外)隨機抽出學校,依各縣市學生比例決定各縣市施測人數。總計回收1646份有效問卷,有效樣本中,52.6%為男生,47.4%為女生;五、六、七、八年級學生分別佔22.3%、22.2%、26.5%、29.1%。
孩子快不快樂?主觀生活滿意度78.8分,較往年退步
兒盟調查發現今年學童主觀生活滿意感受[2]呈現退步的趨勢。若以100分計,台灣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分數達78.8分,60分以上者佔總人數的82.6%;若與2015年調查比較,該年平均84.9分,60分以上者佔87%,顯然對自己生活滿意的孩子正減少中。若再進一步與其他國家(HBSC)比較,荷蘭60分以上者佔92.3%,挪威和丹麥佔90%,就連國際平均也有87.5%,表現都優於台灣。
「親子相處/家人陪伴」退步中
--一週有四天以上與爸媽同桌吃飯比例,較四年前降低12%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情緒支持之一。那麼,台灣學童與爸爸媽媽是否有足夠的相處機會呢?只有47.1%孩子表示,一星期中有六至七天與爸媽一起同桌吃晚餐,更有37.2%的孩子一周與爸媽同桌晚餐天數在三天以下。
反觀同年度HBSC研究中親子共食的比例,59.5%的孩子每天與爸媽同桌吃晚餐。若再與兒福聯盟的歷史數據相比,一星期當中有四天以上與爸媽同桌吃飯的比例自2012年起逐年降低,從2012年的74.7%、2013年的67.1%、2014年的66.2%,至2016年突破新低:62.7%。可見近期台灣的親子共食頻率相較於國際平均和過去數據,均仍有進步的空間。
如果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那孩子的煩惱誰來聽呢?認為把煩惱告訴爸爸及媽媽容易的比例,卻分別只有47.7%與68.4%,遠低於荷蘭(爸爸80.3%、媽媽90.8%)甚至低於國際平均73.5%及86.5%。
非常喜歡上學退步最多,課後照顧亮紅燈
許多研究認為學童心理上的孤單感與其社交網絡有關,而學童主要的人際網絡通常在校園,因此本調查詢問孩子是否同意「同學友善且願意幫助自己」,結果認同者佔96.3%,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HSBC研究的平均69.5%。由此可見對台灣多數的孩子而言,同儕間的氛圍是友善與互助的。
然而,還是只有15.3%的學童「非常喜歡去上學」,低於2014年的調查26.3%,也低於挪威46.8%、荷蘭42.2%,甚至低於國際平均33.5%。另外,孩子放學後是否有人指導學校的作業呢?回答總是和經常的比例僅有50.4%,低於2014年的67.2%,也就是說,約莫有一半的孩子必須徬徨無助的面對課後課業問題。
心理健康略微進步,但仍有一成左右煩惱沒人懂
孩子的心理層面上,「覺得這世界少了自己也沒有關係」的孩子比例從2014年的15.6%,略為下降至14.4%;「覺得孤單」的比例從2014年的12.5%,略降至11.7%;「覺得沒有人跟自己是同一國的」的比例從2012年的11.3%,降至6.8%。儘管如此,還是有一成的孩子「覺得周圍大人(含家人、老師等)不尊重我的意見」。
[1]說明:此為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兒童及少年做的跨國研究,包括42個歐洲及北美洲國家。調查方式係於各國家/區域中抽樣11、13、15歲學童各1500人進行調查。主題包括:家庭資源與結構、家庭關係、同儕關係、身心健康狀況、健康行為及危險行為等。
[2]原題目為「我有多滿意現在的生活(0-10分,0分為最不滿意,10分為最滿意)」,於此為方便了解,以100分作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