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父子互動關係狀況三大警訊
為了探究父子間的互動關係,兒童福利聯盟於2015年進行「父子互動關係調查」,並分別以國小五、六年級、國中七、八年級學童為調查對象。
結果發現︰台灣父子互動關係狀況有三大警訊:
一、不多話:過半數(54.1%)的孩子表示一日與爸爸聊天不到半小時,甚至有6.4%的孩子與爸爸「相視無言」,一天下來跟爸爸講不到半句話。
二、晚回家:爸爸忙工作,餐桌上總「不見蹤影」,超過四分之一(26.6%)的孩子一周和父親吃晚餐的天數不到三天。
三、常神隱:孩子的重要校園活動,父親常是缺席者,甚至有36.5%的父親未曾參加過孩子校園舉辦的任何活動。
誰是好友,四成二爸爸滿頭問號
沉默寡言、不善表達似乎已是爸爸的專屬形容詞,調查報告中超過五成(54.1%)的孩子表示,爸爸與自己聊天的時間一日不超過半小時,甚至有6.4%的孩子說,就算爸爸在家,一天也說不到一句話。話不投機半句多,孩子和爸爸沒話聊,孩子的「私領域」爸爸可能也無從得知,有四成二(42%)的孩子表示,爸爸並不知道自己的交友狀況、好友是誰,這種「攏無災」的狀況頗令人憂心。進一步調查,因工作在外居住的爸爸,不了解孩子交友狀況的比例更高達六成(59.9%),另也發現隨著孩子步入青春期,相較於國小生(37.1%),國中生(46.7%)有更高的比例不與父親分享,顯示居住距離、青春期心態轉變也會影響父子間互動關係。
國民爸爸大調查,最期盼貼心老爸
近年來,男生溫暖體貼的「暖男」形象相當能擄獲人心!然而,擁有一個貼心呵護家人的父親,是否能更優化親子關係呢?此份調查以父親個人特質的差異,檢測親子的互動關係品質,分別為「貼心老爸」、「顧家老爸」、「神隱老爸」以及「忙碌老爸」。調查發現以高頻率的主動關心與耐心聆聽孩子想法的「貼心老爸」,親子關係互動最為良好(3.56);提供穩定親子相處時間的「顧家老爸」居二(2.98);平常沒參與孩子活動的「神隱老爸」(2.26)與長期在外工作的「忙碌老爸」(2.23)則是敬陪末座。顯示父子互動關係的好壞,與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互動內涵確實存有相關性,要提升父子關係,多些時間陪伴、且能主動關心與耐心聆聽孩子想法的貼心老爸,是最佳模範。(註一)
兒盟呼籲:新好爸爸333運動
一日暢談30分鐘;一週在家3晚餐;一年校園3活動
為有效提升父子互動關係,兒盟呼籲辛苦埋首工作的爸爸們,能夠嘗試改變親子互動方式,拋開含蓄內斂式的父愛,以「新好爸爸333運動」來增進親子關係:一日暢談30分鐘;一週在家3晚餐;一年校園3活動。每天安排固定的親子時間,珍惜家庭餐桌時間;預留孩子的活動日,提早安排假期,把握和孩子相處的機會,讓爸爸有機會瞭解孩子的近況,也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關心。孩子的童年時光不倒帶,父母的陪伴,將會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回憶。
註一︰
1. 貼心老爸:在「我難過時,爸爸會主動關心我」、「爸爸會仔細聆聽我的想法」兩題中被孩子評比為「總是如此」的爸爸們。
2. 顧家老爸:曾經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一天與孩子聊天超過半小時、天天與孩子共進晚餐,符合上述三種條件的爸爸們。
3. 神隱老爸:不曾參加過孩子任何校園活動的爸爸們。
4. 忙碌老爸:因為在外地工作,而未與孩子同住的爸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