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童心2 - 孩子的網路行為,我們瞭解多少?
撰文-邱靖惠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孩子網路行為
在你的想像中,孩子第一次接觸網路是什麼時候?是國中還是高中?其實有些孩子可能在出生前就開始了,一張張為人父母開心放在社群網站上的超音波照,就已開啟孩子與網路世界的連結。
2001年「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首度出現,代表從小就活在各式數位產品環境的世代。對現在的孩子而言,從還在媽媽肚子裡開始,他們的生活就跟數位產品、網路脫離不了關係,他們對網路世界的熟悉度就跟現實世界一樣,甚至更為熟悉。
當你10歲時,日常可能是在巷口跟同學玩騎馬打仗,跟隔壁鄰居玩扮家家酒,現代的孩子卻是看著YouTube、TikTok、玩手遊當娛樂,跟上百位各年齡層的「好友們」互動。2019年兒福聯盟(以下簡稱兒盟)調查發現,臺灣孩子平均10歲開始有自己的手機,並會創立自己的社群帳號;2020年兒盟調查更顯示,平均每名兒少使用超過3個網路平台,包括影音網站、手遊、社群軟體。
深入調查使用社群軟體的兒少後發現,他們平均有3至4個左右的社群帳號,而且一半的帳號家長是不知道的。有8成多的孩子說家長從來沒有提醒過他們要怎麼跟網友互動。事實上,我們會教孩子怎麼過馬路,上下學遇到陌生人搭訕不要理會,我們認真地提醒孩子現實世界的人身安全,卻忘記教育孩子在網路世界可以如何保護自己。
隨著他們上網的年齡愈來愈小,時間愈來愈長,使用的平台愈來愈多元,都讓21世代與過去世代相比,提早遇到許多網路上的風險,像是網路成癮、網路交友、網路霸凌、網路隱私曝露等等。
網路世界增加的是機會還是危機?
幫助孩子面對這些網路上的風險,已是世界趨勢。2018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新技術與21世紀兒童:最新趨勢與結果》,提到21世紀孩子面臨的網路機會與風險,強調「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是當代兒少必須擁有的重要技能。
「數位韌性」強調的不是把孩子阻隔在沒有手機、網路的「無菌室」中,而是要正視這些網路風險的存在,碰到問題時知道可以如何應對與求助,當孩子每次曝露在這些風險的時候,都是培養他們「數位韌性」的好時機。雖然過程中可能會有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困擾、受傷難過的時候,但要相信孩子都能有復原、成長的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位韌性」
身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位韌性?有些家長會運用家長監護工具來設定使用時間、app,或設定過濾不當內容的機制,有些人會檢查孩子的手機、設定app的隱私等。這些監控方式對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重要也有用的保護方式,但隨著小孩慢慢長大,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天都在挑戰你的極限,今天想延長時間,明天要下載新的app;加上網路上充斥各種破除家長監護軟體的撇步,顯然僅靠「控制」的方法,很快就演變成親子間不停鬥「智」與落入衝突的輪迴裡。
英國數位家庭顧問社會企業Parent Zone的一份研究指出,受到過多監控的孩子反而在網路上更不安全,家長的支持與陪伴才是培養「數位韌性」的關鍵,當家長允許孩子在網路上探索,隨時跟他們討論上網行為,保持對話的彈性,過程中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真正保護兒少網路安全。
現代孩子與數位網路世界已密不可分,缺乏經驗將會使他們在面對網路風險時更為脆弱,處理方法也可能較不成熟,但危機可能是轉機,每次遭遇困境,「數位韌性」都會幫助他們成長,師長的責任就是在日常培養孩子的「數位韌性」,未來我們要給孩子第一支手機時,都可以想一想怎麼做可以更好。
-----------
資料來源:
- OECD(2018). New technologies and 21st century children--Recent trends and outcomes.
- 兒福聯盟(2019)。兒少使用社群軟體狀況調查報告。
- 兒福聯盟(2020)。兒少網路隱私與網友互動調查報告。
- Virgin Media and The Parent Zone (2014).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Building children’s online resilience.
- Rachel Rosen (2017). Ordinary magic for the digital age: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digital resil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