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權觀點】孩子遊戲時,不只放鬆更是學習
遊戲和玩樂,是孩子成長的養分,也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權利。許多研究也指出,兒童在遊戲的過程中,能夠讓孩子有健康的身心發展,也能與他人互動和建立情誼。
但最近台北市政府於6個市內的公園,試行限用3分鐘盪鞦韆的友善限時方案,希望孩子們能輪流遊玩,減少長期佔用的困擾。雖本意良善,但卻意外引起各方討論。
其實,孩子遊戲時不只是放鬆或「放電」,過程中他們需要玩伴,讓他們可以學習社交技巧和人際互動,如練習輪流玩、接受輸贏等,這些都有助孩子發展長久的友誼。故此,過度依賴強制規範,反而讓孩子失去自主學習為他人負責,以及難以從溝通互動中找到彼此協調平衡的機會。
另一方面,實施限時盪鞦韆方案名義上是讓孩子減少長期佔用,但核心問題仍是市內友善兒童的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 2018 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對於家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而言,「兒童休閒場地不足」是育兒困擾第二名(35.0%),僅次於「沒時間陪孩子」(42.0%)。可見,公共空間不足問題存在已久,非單一限時方案能所解決或緩解。
去年,兒盟公布的調查也指出,為保障孩子的健全身心發展和休閒遊戲的權利,多讓孩子主導遊戲除符合兒童權利公約外,更能讓他們能從中享受遊戲樂趣或創造新遊戲。故此,兒盟建議政府應增加足夠的友善兒童公共空間,同時應努力維持一個具開放性和安全的遊戲環境,讓孩子們可以從遊戲中學習表達、溝通和與他人互動,促進身心發展。
新聞連結:
北市公園盪鞦韆限時3分鐘 專家、議員籲增設遊具才是根本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99846
延伸閱讀:
2020台灣兒童休閒與自由遊戲現況調查報告
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507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