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相關連結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
一般性意見書
兒少權益倡導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少法規政策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
修法行動與消息
兒少培力
兒少代表
兒盟兒少培力
聯盟工作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相關連結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
一般性意見書
兒少權益倡導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少法規政策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
修法行動與消息
兒少培力
兒少代表
兒盟兒少培力
聯盟工作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
站內搜尋
GO
兒少權益倡導
首頁
兒少權益倡導
休閒權/傳播權
文章內容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權觀點】父母教養焦慮之孩子低頭滑手機
2020.06.09
隨著時代的轉變,現代人已離不開手機和電腦的生活。人類
的溝通及聯絡方式,亦由寫信、傳簡訊,到現在的網路交流
。但對於家裡的孩子來說,3C螢幕前的生活會否影響他們
面對面的社交能力呢?
美國一份追蹤1998 年( Facebook 成立前 6 年)和 2010 年兩組不同年代的小孩,從幼稚園到小學五年級的成長過程
研究顯示,研究顯示,兩組小孩在
#人際交往技巧
,例如建立和維持友誼,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和情緒的自我
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相近的評分。即使是兩組中最常花
時間在螢幕前的孩子,社交技能的發展也與那些很少接觸螢
幕的相似。
負責這個研究的唐尼教授指出,當技術變革開始破壞傳統的
關係,成年人便會開始感到擔憂:他們可能會擔憂新技術會
傷害孩子,也可能擔憂自己未能追上新科技,間接造成和子
女相處的隔閡,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但若大人們能改變心態,接納新的科技,不但能融入現代的
互聯網圈子和學習到新的技能,也能讓自己生活變得更有趣
,拉近跟孩子之間的科技鴻溝。另一方面,只要正確、適度
地使用電子產品,有時可能成為家庭成員間溝通的橋樑,協
助彼此表達心裡難言的感受。
網路世界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但仍是建議大家不要
過度沉迷在網路世界中,有空時可以在社群邀請三五好友,
一同帶孩子到戶外走走,親眼認識這世界美好的另一面
返回